為切實推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基諾大鼓舞”項目的實施,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文化館和勐旺鄉文體廣電服務中心根據勐旺鄉的實際情況,對基諾大鼓制作技藝開展了搶救性保護。
“基諾大鼓舞”的表演道具基諾大鼓是基諾族最神圣的祭器和樂器,是基諾文化的代表。在勐旺鄉黨委政府、村干部的支持下,組織勐旺鄉補遠村委會科聯村84歲的長老“卓巴”葉伯從、壩崗村87歲的長老“勐巴”李保安,以及傳承展演隊和村民,按照基諾族傳統習俗和制作工藝要求,從選樹、祭拜山神、樹神、砍伐、掏空、蒙制鼓面到迎大鼓進寨等,進行基諾大鼓的制作。景洪市文化館對基諾大鼓的整個制作技藝流程進行了跟蹤拍攝。從2015年 12月8日開始,歷經近兩個月的辛勞,基諾大鼓現已制作完成。按照傳統習俗,科聯村擇日于1月20日、壩崗村于1月21日,進行了迎鼓進寨儀式。
祭鼓儀式
長老進行掏鼓心儀式
蒙制鼓面
按照基諾族傳統習俗擇日出門進山迎鼓
全村男女老少喜迎大鼓進寨
放在科聯村傳承展演隊的大鼓
放在壩崗村傳承展演隊的大鼓
完成祭祀儀式后,景洪市文化館對2套基諾大鼓進行了征集,征集后放置在“基諾大鼓舞”補遠村委會壩岡村和科聯村傳承展演隊使用,使傳承展演隊得以更好地開展基諾大鼓舞的傳承活動。
文:玉坦 (景洪市文化館)
圖:陳宏(景洪市文化館)
編輯:趙桃 王海(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