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由祥云縣文體局、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祥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大營社區村委會聯合承辦的2016年“出彩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技能培訓在祥云縣漢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祥云縣少數民族傳統手工技藝保護傳承基地大營莊村成功舉行。
此次培訓班是貫徹落實文化部、教育部《關于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提升非遺傳承人群文化素養與工藝水平,促進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相結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線的重要舉措。培訓班期限1年,不定時培訓,分為土陶制作、民間傳統刺繡、民間傳統竹編、民間傳統草編、民間傳統木雕五個班級,共有來自全縣10個鄉鎮50位學員參加。聘請省級刺繡傳承人游定美、省級土陶傳承人徐榮洪、州級花燈編制傳承人王海富、大理藝術學院教授楊紅斌、大理藝術學院教授徐德龍等做為授課導師進行授課。
祥云縣文體局劉黔云局長在動員講話中提出,2016年“出彩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技能培訓班,是一次非遺保護工作的大膽探索與實踐,是一次文化發展的創新與突破,此次培訓以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培養壯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隊伍為主線,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激發和號召全縣人民熱愛家鄉、熱愛生活,共同參與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進一步推動我縣文化建設,促進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充分發揮我縣文化資源、人才資源優勢,深入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經驗,推進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出彩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技能培訓,是祥云縣首次針對非遺傳承人進行藝術理論、實際操作、一對一、個別課、交流研討、非遺保護下基層進作坊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第一期7天的培訓,通過授課導師的認真教學和指導,50位學員無論在非遺項目技能方面還是理論水平方面都有了顯著提升,解決了“工作者”和“傳承人”存在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問題”。
文章、圖片:楊春平 余學明(祥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編輯:王 海(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