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順利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干田野調查培訓,做好“八寶歌書”項目調查的前期工作,4月18日,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及廣南縣非遺保護工作者10余人組成調查小組,赴廣南縣八寶鎮開展田野調查。
調查小組召開座談會
“八寶歌書”是一種以符號記錄壯族傳統山歌的古老文化現象,主要流傳于廣南縣八寶鎮弄驢、里乍兩個自然村。為了厘清“八寶歌書”項目的歷史淵源、流傳區域、基本內容、傳承現狀和項目價值,調查組匯集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類的相關專家深入八寶鎮,采取查閱文獻、召開座談會、走訪村落和重點采訪代表性傳承人的方式,進行深入調查,并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手段對項目進行綜合記錄。
老村長黃漢錦介紹村落基本情況
村民介紹八寶歌書
“跋山涉水”尋碑記
傳承人黃玉連介紹八寶歌書情況
專家在翻譯人員的幫助下與傳承人交流
采訪中央民族大學黃鳳顯教授
采集圖像資料
采訪傳承人黃炳連
調查期間,工作組成員每天早出晚歸、通力合作,嚴格按照調查方案和調查提綱的要求,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返回住地后,不論多晚多累,工作組都要召開會議,每個成員都從各自專業角度,歸納總結當天的調查成果,商議第二天的工作計劃。散會之后,還要各自完成當天的田野日志、整理圖文、音像資料,做好相關聯絡工作。在弄驢村,為了尋找文獻依據,弄清“八寶歌書”的歷史淵源,全體成員在當地村干部的帶領下,不畏路途艱險,沿著水渠邊狹窄崎嶇的小路行走了一個多小時,終于看到清嘉慶年間修建水渠時所立的水利碑。盡管工作強度大,但每個組員都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田野調查機會,并在團隊合作中培養了默契,獲得了提高。
接下來,工作組還將赴里乍村進行田野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