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云南省2016年“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云南大學至公堂上演。
當天下午,演出和展示時間還未到,云南大學至公堂已經圍滿了觀眾,至公堂大廳座無虛席。老師們、同學們、觀眾們都迫不及待的等待演出開始,隨著演出音樂的響起,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歌舞展演”和“傳統技藝展示”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民族歌舞展演為觀眾帶來了彝族舞蹈《琴弦樂》、劍川白曲《東山放羊調》、舞蹈《拉祜族蘆笙舞》、舞蹈《淶階恩賽?女創拳》、音樂《彝族海菜腔》、獨舞《酒鼓舞》、舞蹈、《馬鹿舞》、獨唱《白露花開》、歌舞《阿尺木刮》、古樂舞《肯饒么頌》、獨舞《彝鄉樂》、葫蘆絲獨奏《月光下的鳳尾竹》、表演唱《田野情歌》、彝族舞蹈《山雞情》、多聲部合唱《拉祜族民歌》15個傳統音樂和傳統舞蹈節目。
彝族舞蹈《琴弦舞》
劍川白曲《東山放羊調》
舞蹈《淶階恩賽·女創拳》
獨舞《酒鼓舞》
古樂舞《肯饒么頌》
獨舞《彝鄉樂》
至公堂舞臺上,好戲連臺精彩不斷。彝族舞蹈《琴弦樂》,琴聲響,弦樂悠,代代相傳永不息;跳起來,唱起來,琴弦合奏琴弦樂這樣一幅美麗的音樂舞蹈畫卷,古樸自然、優美流暢的首先呈現在了觀眾面前;舞蹈《淶階恩賽?女創拳》舞蹈中加入了傣族武術動作,突快突慢,剛柔相濟展示了男性的陽剛和女性的柔美;獨舞《酒鼓舞》把演出節目推向了高潮。鼓聲起,酒鼓響,震動了四方,感染了周圍,《酒鼓舞》演出完后,傳承人用彝族人民的熱情邀請臺下的領導和觀眾一起上臺品嘗酒鼓中的美酒,酒鼓美酒香氣四溢,引來了眾多觀眾上臺品酒。接下來的演出節目都贏得了在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觀眾們久久回味其中。
劍川木雕
騰沖皮影
場外的傳統技藝展示為觀眾帶來了白族扎染制作技藝、騰沖皮影、傣族剪紙、油紙傘制作技藝、劍川木雕、彝族刺繡、納西族東巴畫、葫蘆絲制作技藝、面塑、漢字書法(指書)、銀器制作技藝、藏族黑陶制作技藝、建水紫陶制作技藝13個展示項目。每個展臺前同樣圍滿了師生和觀眾駐足觀看,傳承人現場的技藝展示引來了觀眾陣陣驚嘆,連連叫好。
今天的云南大學至公堂熱鬧非凡,云南省2016年“文化遺產日”非遺進校園活動讓學生“零距離”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讓非遺保護傳承的種子在學生的心靈里生根發芽。
文章:王 海(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圖片:阮坤瑾(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