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9日,彌勒市舉辦第七屆阿細跳月民族節暨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節日期間,作為跳月節活動內容之一,由彌勒市委、市人民政府、云南省非遺中心主辦的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走進彌勒,在彌勒湖泉廣場組織了6場非遺歌舞展演及傳統技藝、飲食、醫藥展示,為廣大群眾呈獻出一臺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歌舞〈阿細跳月福地夢〉
苗族蘆笙舞
彝族舞蹈〈阿哲哩妹〉
〈納西族民歌〉
來自大理、普洱、迪慶、臨滄、麗江等5個州市12支代表隊參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歌舞展演,《彝族舞蹈》、《劍川白曲》《拉祜族民歌》、《葫蘆笙舞》、《布朗族彈唱》、《納西族民歌》、《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阿細跳月》《阿哲哩妹》等23個非遺歌舞節目讓在場觀眾耳目一新,齊聲喝彩;28個非遺統技藝、飲食、醫藥項目的展示更為整個節日活動增色不少,《騰沖皮影》、《壯族刺繡》、《建水紫陶》、《油紙傘》、《呈貢剪紙》、《苴卻硯》、《納西東巴畫》,琳瑯滿目的非遺展品倍受群眾青睞,非遺傳承人精湛的現場技藝演示讓人贊不絕口。
《呈貢剪紙》
《面塑》
〈騰沖皮影〉
持續三天以“留住文化之根,非遺走進群眾,促進文旅融合,推動傳承發展”為主題的非遺展示,讓廣大群眾了解、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也對彌勒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圖:李娟(彌勒市文化館)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