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歷史底蘊 彰顯學校特色”
——昆明市盤龍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主題展示活動舉辦
2016年12月30日,由盤龍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盤龍區拓東街道辦事處、盤龍區拓東第二小學聯合舉辦的“昆明市盤龍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主題展示活動”亮相拓東二小。云南省文化廳非遺處、省非遺保護中心,昆明市非遺保護中心,盤龍區文體局、教育局、非遺中心的相關領導和嘉賓應邀出席活動。
拓東二小是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范學校及保護傳承基地。2012年,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面塑第一次進入拓東二小。五年來,拓東二小開辦了一屆面塑班,三屆評書班,教授非遺課程400多節。
2016年,學校以“傳承非遺文化、培育時代新人”為校園文化特色,在學校內建成了“非遺文化宣傳走廊”,并邀請云南評書傳承人湯克文、滇劇傳承人杜剛、王鳳蓮、面塑傳承人梁俊麗、“嗚嘟”(一種樂器)傳承人楊德云、滇式風箏傳承人朱家祥、剪紙傳承人段云麗,以社團的形式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傳承教學。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實踐,拓東二小的“小小非遺傳承人”們登上舞臺,跟傳承人老師們一起展示學習成果。一年級的小朋友用童謠游戲舞蹈的形式,再現了梁俊麗老師面塑中的情景。二年級的同學根據剪紙傳承人段云麗的作品《剪花姑娘》編創了一支活潑可愛的獨舞。在小演員表演的同時,剪紙傳承人段云麗當場剪出了兩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雞,祝福大家來年吉祥如意。三年級的舞蹈“放風箏”、 四年級同學的“嗚嘟”歌曲串燒、五年級的評書情景劇也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最后上演的是來自六年級同學的“壓軸好戲”。同學們和滇劇傳承人杜剛、王鳳蓮老師同臺表演,盡管學習時間不長,但小演員們一舉手一投足,頗有滇劇韻味。王鳳蓮老師技藝精湛的水袖表演更是讓臺下的小朋友看得如癡如醉。
面塑:《兒時的游戲》
剪紙:《剪花姑娘》
滇式風箏:《放風箏》
嗚嘟:《嗚嘟歌曲串燒》
評書:《茶花仙子的眷戀》
滇劇:《滇劇戲曲表演唱》
滇劇:《滇劇戲曲表演唱》
展演活動期間,領導和嘉賓向陳章洪等10位盤龍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頒發了命名狀,向一至六年級的“非遺優秀學員”頒發獎狀。
向傳承人頒發命名狀
為一至三年級“非遺優秀學員”頒獎
為四至六年級“非遺優秀學員”頒獎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重要方式。非遺與學校教育的“牽手”,不僅豐富能孩子們的校園生活,還在他們的心里種下了傳承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的種子。從孩子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希望之光。
文章:丁曉冰(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