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彈弦子不上路,不唱山歌不出門。二月打歌何處去,天峰山歌會等你來。”2017年3月12日,農歷的二月十五日,一年一度的祥云縣“天峰山歌會”在風光秀麗的道教名山天峰山舉辦。來自大理、楚雄、昆明等地數萬信徒、香客、游人從四面八方趕來,云集天峰山,朝山敬香,誦經拜唱,彈弦打歌,熱鬧非凡。
“天峰山歌會”是祥云縣普淜鎮彝族人民世代相傳的一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民間相傳天峰山歌會是為了紀念彝族先祖孟獲夫人祝融。祝融能歌善舞、美麗善良、體恤百姓,且在戰場上英勇善戰。平日里,她教彝族婦女織布紡線,繡花做衣。為了紀念孟獲夫人祝融,普淜彝族人民在每年她的生日農歷二月十五,匯集天峰山身著盛裝,載歌載舞。據專家考證天峰山老君殿清乾隆年間碑文載:“每逢二月十五,四方民眾,蜂擁蟻附,云集天都,吹笙鼓舞,夷人盡歡騰之,歌尚存上古之淳風。”
彝族三弦表演
打歌場打歌
彝族過山號、彝族嗩吶表演
青年男女對歌
祭歌會大旗儀式
歌王
歌娘
“天峰山歌會”由天峰山周邊6個彝族村寨共同籌辦。按照傳統習俗,每年農歷二月十四,村中畢摩老者在天峰山“老君殿”擊鼓鳴鐘,并在會場中間豎一棵青松立起歌會大旗,村民們紛紛系上紅色彩帶,在旗桿下供上象征吉祥喜慶的茶、米、油、酒、糖、葫蘆笙等物品。歌會開始時,歌會頭人首先要組織祭歌會大旗儀式,祭天祭地祭祖宗。祭祀完畢各族群眾開始打歌對歌、蘆笙舞表演、傳統體育比賽等。其中,最為熱鬧、最為豐富多彩的當屬打歌,彝家兄弟姐妹們身著節日盛裝在打歌場上踏歌起舞,熱鬧非凡。許多青年男女因天峰山歌會而相識相戀,歌會上認識的阿老表阿表妹,彼此中意后,就會在打歌場旁邊的“情人林”里對歌約會。
時至今日,每到農歷二月十五,大理、楚雄、昆明等地百姓都不約而同的向天峰山匯聚參加歌會?!疤旆迳礁钑币惨蚱錃v史悠久,規模宏大,風格獨特,于2015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7年,“天峰山歌會”入選云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名錄。
在2017年的天峰山歌會期間,在傳統的歌會上,普淜鎮彝族過山號、彝族嗩吶、三弦、蘆笙、正音歌、南山調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一展風采。此外,還舉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民族民間山歌比賽,選拔出了“歌王”、“歌娘”,獎勵了一批優秀的民族民間歌舞樂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