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主場活動將于6月10日——12日在咱們大理舉行。來自昆明、楚雄、普洱、西雙版納、迪慶、怒江、保山、大理等12個地州的35個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加展演,有2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加展示。
活動主題
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宣傳口號
傳承非遺——在生活中弘揚 在實踐中振興
保護傳承非遺 展現生活智慧
活力社區 活態非遺
振興中國傳統工藝
活動時間 :2017年6月9日至13日(10日至12日開展相關活動)
活動地點: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大理大學藝術學院
活動內容:云南省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儀式
時 間:2017年6月10日10:00—10:30
地 點: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廣場
傳統歌舞樂展演
時 間:2017年6月10日至12日
地點: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6月10日上午10:30—11:30
(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展演:)
(1)白族嗩吶表演(表演者:洱源大松甸嗩吶隊)
(2)白劇小戲(表演者:大理州白劇團)
(3)彝族海菜腔(表演者:李懷秀、李懷福)
(4)傈僳族阿尺木刮(表演者:熊德權、和國強、余桂林、園妹、余國英、余春仙)
(5)傣族孔雀舞(表演者:約相廣拉、閃瑞、嫩喊、吞明單、巖占(尚卯相))
(6)洱源西山“哩格高”(表演者:洱源縣西山中學)
(7)鳳羽霸王鞭(表演者:洱源斯甘俏藝術團)
(8)彝族舞蹈《俏娃來打歌》(表演者:大理市星光舞蹈培訓學校)
(9)大理州賽裝節目匯報表演(表演者:大理州白劇團)
6月10日下午14:30—16:00
(大理州群藝館展演:)
(1)怒族民歌“哦得得”(表演者:郁伍林、沙秋云)
(2)拉祜族民歌(表演者:李石開、李扎發、李娜丕、李娜倮)
(3)彝族民歌《白露花開》(表演者:白泉)
(4)布朗族彈唱(表演者:巖溫侖、玉坎拉)
(5 )巍山東山大刀舞《東山武韻》(表演者:巍山縣文化館)
(6)巍山彝族傳統器樂表演《彝山踏歌》(表演者:巍山縣文化館)
(7)《哭嫁歌》(表演者:巍山縣文化館)
(8)巍山青云彝族打歌(表演者:青云彝族打歌藝術團)
(9)白族舞蹈《喜悅霸王鞭》(表演者:大理旅游集團洱海游船分公司)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展演:)
(1)巍山青云彝族打歌(表演者:青云彝族打歌藝術團)
(2)巍山彝族山歌調(表演者:茶春梅等)
(3)巍山彝族傳統器樂表演《彝山踏歌》(表演者:巍山縣文化館)
(4)巍山彝族歌舞(表演者:巍山縣文化館)
6月11日上午10:00—11:30
(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展演:)
傈僳族阿尺木刮(表演者:熊德權、和國強、余桂林、園妹、余國英、余春仙)
彝族民歌《白露花開》(表演者:白泉)
傣族孔雀舞(表演者:約相廣拉、閃瑞、嫩喊、吞明單、巖占(尚卯相))
布朗族彈唱(表演者:巖溫侖、玉坎拉)
怒族民歌“哦得得”(表演者:郁伍林、沙秋云)
《南澗跳菜》(表演者:南澗縣民族文化工作隊)
南澗彝族舞蹈《三道灣》(表演者:南澗縣民族文化工作隊)
彝族舞蹈《狂弦無量》(表演者:南澗縣民族文化工作隊)
劍川白曲(表演者:姜宗德、姚福花)
劍川霸王鞭、東山打歌(表演者:劍川縣文化館)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展演:)
劍川白曲(表演者:施永妹、李兆元)
鶴慶田埂調(表演者:田果、羅樹開)
劍川少兒白曲彈唱(表演者:段能、金娜,三弦伴奏:段昆云)
劍川白曲(表演者:姜宗德、姚福花)
劍川霸王鞭、東山打歌(表演者:劍川縣文化館)
6月11日下午14:30—16:00
(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展演:)
鶴慶田埂調(表演者:田果、羅樹開)
祥云彝族舞蹈《順河跳》(表演者:祥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祥云苗族調《阿依喂》(表演者:祥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劍川少兒白曲彈唱(表演者:段能、金娜,三弦伴奏:段昆云)
祥云傈僳族歌曲《噶器啦》(表演者:祥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祥云彝族歌舞《姆得餒》(表演者:祥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拉祜族民歌(表演者:李石開、李扎發、李娜丕、李娜倮)
彝族海菜腔(表演者:李懷秀、李懷福)
劍川白曲(表演者:施永妹、李兆元)
白族大本曲(表演者:趙丕鼎)
白族調(表演者:董鳳琴、李麗)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展演:)
祥云苗族調《阿依喂》(表演者:祥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白族調(表演者:董鳳琴、李麗)
白族大本曲(表演者:趙丕鼎、李麗)
劍川霸王鞭、東山打歌(表演者:劍川縣文化館)
6月12日上午10:00—11:30
(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展演:)
彌渡花燈歌舞《小七姑娘大腳婆》(表演者:彌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
彌渡民歌(表演者:月亮組合)
永平苗族舞蹈《嘎蒙卡兜》(表演者:永平縣文化館)
彌渡花燈歌舞《勞作》(表演者:彌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
《趕馬調》(表演者:賓川縣文體廣電局)
白族大本曲(表演者:張亞輝)
云龍傈僳族舞蹈“瓜七七”(云龍縣吹吹腔藝術團)
白族吹吹腔(表演者:張國藩等)
(9)白族歌舞《力格高》(表演者:云龍吹吹腔藝術團)
(10)雙飛燕(表演者:畢志明表演隊)
(11)漾濞縣彝族舞蹈《彝鄉歡歌》(表演者:漾濞縣文化館)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展演:)
白族大本曲(表演者:張亞輝)
《趕馬調》(表演者:賓川縣文體廣電局)
彌渡民歌(表演者:彌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
雙飛燕(表演者:畢志明表演隊)
6月12日下午14:30—16:00
(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展演:)
彌渡花燈歌舞《小七姑娘大腳婆》(表演者:彌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
彌渡民歌(表演者:月亮組合)
彌渡花燈歌舞《勞作》(表演者:彌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
永平苗族舞蹈《嘎蒙卡兜》(表演者:永平縣文化館)
白族歌舞《力格高》(表演者:云龍縣吹吹腔藝術團)
云龍傈僳族舞蹈“瓜七七”(云龍縣吹吹腔藝術團)
白族吹吹腔(表演者:張國藩等)
白族大本曲(表演者:楊興廷、楊正華)
《趕馬調》(表演者:賓川縣文體廣電局)
漾濞縣彝族舞蹈《彝鄉歡歌》(表演者:漾濞縣文化館)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展演:)
彌渡民歌(表演者:月亮組合)
云龍傈僳族舞蹈“瓜七七”(云龍縣吹吹腔藝術團)
白族大本曲(表演者:楊興廷、楊正華)
責任單位: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大理州白劇團、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三)傳統技藝展
時 間:2017年6月10日至12日(9:00—16:30)
地 點: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廣場
參展項目:
建水紫陶燒制技藝(袁應德、袁治國)
騰沖皮影制作技藝(劉安逵、劉安平)
滇式風箏制作技藝(朱家祥、朱薪玉)
梁河葫蘆絲制作技藝(杜德光)
烏銅走銀制作技藝(金永才、王繼龍)
剪紙(高慶)
面塑(梁俊利)
糖畫(程方遠)
彝族刺繡(游定美)
(新平)傣族竹編(李正清)
易門浦貝陶器制作技藝(楊建云、楊智媚)
劍川木雕(張慶昌、張月秋、趙華昌)
(大理)剪紙(楊慧英、陳德)
白族瓦貓(郜金福)
白族扎染(段樹坤、段銀開)
白族布扎(劉麗湖、趙懷珠)
鶴慶銀器(母炳林、李月周、李金福)
汪情銀器(汪開榮)
白族甲馬(張瑞龍)
下關沱茶(下關沱茶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藝術基金課題白族傳統手工技藝培訓學員作品展(昆明理工大學課題負責人侯曉峰)
責任單位: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四)文化遺產知識講座
時間:2017年6月11日
地點:大理大學音樂廳
內容:
(1)《南詔城址考古概況及研究》(9:30—11:30)
主講人:何金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2)《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與保護》(15:00—17:00)
主講人:胡榮梅(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規劃保護部主任)
責任單位:云南省文化廳文物處、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大理大學藝術學院、大理州文物局。
(五)文物鑒賞
時間:2017年6月10日下午至6月12日上午
地點:大理州群眾藝術館
內容:邀請云南省文物鑒定站專家免費為大理州收藏愛好者鑒定收藏品。
責任單位:云南省文化廳文物處、大理州文物局、大理州博物館、大理州藝術品收藏家協會。
(六)文化遺產圖片展
時間:2017年6月10—12日(9:00—16:30)
地點:大理州群眾藝術館廣場
內容:
大理歷史文化圖片展
大理傳統村落圖片展
振興傳統工藝計劃圖片展
《文物保護法》《非遺法》圖片展
蒼山洱海自然遺產圖片展
責任單位:大理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大理州文物局、大理州博物館。
(七)法律宣傳咨詢
時間:2017年6月10—12日,每天9:00—16:30
地點: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內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法律咨詢及宣傳。
責任單位:云南省文化廳文物處、博物館處,大理州文物局、大理州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
來源:轉載自公眾微信號大理非遺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