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云南省文化廳與云南大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共同促進云南文化建設創新發展,助推云南大學“雙一流”建設。
合作協議簽字現場
云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濤,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楊德聰,副廳長王江紅;云南大學黨委書記楊林,校長林文勛,副書記張昌山、副校長王建華出席簽字儀式。
李濤廳長與林文勛校長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李濤在致辭中說,云南省文化廳與云南大學的戰略合作,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云南時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云南省第十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協同推進云南文化改革發展和云南民族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積極行動。
李濤說,長期以來,云南省文化廳與云南大學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近幾年雙方在圍繞文化遺產保護推廣和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加大了務實合作的力度。他希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在建立合作機制、打造合作平臺、實施合作項目、拓展合作形式等方面開展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他提出四點意見:一是加強合作的組織領導。從推進文化強國和文化強省建設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文化建設和戰略合作的重要性,增強歷史責任感。云南省文化廳將盡快成立領導小組,形成良好的合作機制。二是抓好合作項目的落地。在云南大學建設“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基地”和“云南省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并支持對方申報國家級基地和中心。同時,共同組建“云南文化建設與發展智庫”,舉辦文化改革與發展、南亞東南亞文化交流、瀾湄流域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等相關的研討會、學術論壇。三是探索合作方式的創新。爭取云南大學對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給予支持,對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科研能力給予學術指導。四是促進合作成果的轉化運用。依托云南大學高端人才培養平臺,重點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民族文化強省指標體系等多個領域加強通力合作,特別是在開展非遺項目及傳承人搶救性記錄、田野調查、保護隊伍建設培訓等方面加強合作。
李濤廳長和張昌山副書記在云南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調研
李濤和林文勛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協儀》。李濤和楊林為云南大學“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揭牌;林文勛和楊德聰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培訓基地揭牌。
李濤廳長和楊林書記為云南大學“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揭牌
林文勛校長和楊德聰副廳長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培訓基地”揭牌
楊林在簽字儀式上說,聚焦云南文化改革與發展,助推云南民族文化強省的建設,提升云南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助推云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既需要“開放合作、集成創新、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新理念,又需要主動服務與融入國家戰略和云南發展的的實踐行動。尤其在文化已成為國家重要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日趨突顯的今天,云南大學肩負著更加重要的歷史責任。
楊林表示,云南大學作為我國西部建立最早的綜合性大學之一,正在積極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創建工作。通過與云南省文化廳的戰略合作,依托自身社會認可度高、人才聚集和信息資源豐富的優勢,利用民族學、生態學、文化發展研究等學科資源,融入云南民族文化強省建設的實踐,構筑西南地區文化高地,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人才交流中心,提升云南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已成為重要之舉。
文圖:楊洪文(云南省文化廳)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