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基金是由國家設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原創精品力作、培養藝術創作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云南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是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主辦單位:云南藝術學院。
通過實施云南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旨在聚合傳統工藝、創意設計類人才的集體力量,推動云南培養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的能力;學員基于對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當代價值的再認識,結合創作實踐產生新思維,樹立新觀念,進一步提升設計創意能力,能運用創新的設計語言與創意手段來解讀云南傳統金屬工藝中所蘊涵的獨特智慧與藝術魅力,從根本上激活區域民族文化產業發展,把傳統金屬工藝有意識地向現代文化創意產業轉化;促進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的對外交流與國際影響力,為以后同類活動的開展,提供相關實施經驗及理論依據。
一、培訓安排
1、培訓時間:總時長60天,集中培訓31天。
第一階段集中培訓31天,從2018年6月25日~7月25日;(無節假日)
第二階段為實習實訓創作階段,培訓時長29天,時間為2018年7月26日~8月23日。
2、集中培訓地點: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雨花路1577號)。
3、培訓人數:40人。
4、培訓形式:免費培訓,采取集中面授、跟蹤指導、交流考察等多種形式進行。
5、培訓要求:全脫產。
二、培訓內容
1、工藝理論知識提升培訓;
2、工藝技能提升培訓;
3、傳統工藝與文創設計知識培訓;
4、產品創新設計能力提升培訓。
三、招生條件及報名時間
1、招生條件:在全國范圍內(重點為云南)招收具備較強創作實力的青年工藝美術師、青年設計師或從事傳統工藝產品設計教學的高校中青年教師,能將自身所持技藝、創意成果轉化為引領云南傳統金屬手工藝創新發展的中青年骨干人才。有強烈藝術事業心和敬業精神,能保證培訓期間脫產31天學習。凡具備上述條件者,通過個人申請或單位推薦,均可申報。
2、報名時間:自該招生簡章發布日期起至2018年6月6日。錄取學員名單將于2018年6月10日公示。招生簡章的發布、報名表的下載和后續的公示流程,將在云南藝術學院官網發布。
四、報名需提交材料
1、《云南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報名表》1份。(見附件)
2、本人身份證、最后學歷證明、職稱證書、獲獎證書、單位證明復印件、個人免冠標準照。
3、能體現本人創作能力的傳統金屬工藝原創作品照片,或相關原創藝術作品照片不少于4件。
報名初審一律采用電子版報名,請將報名表、身份證、學歷學位和職稱證書、個人免冠照片、獲獎證書、作品集、推薦信、相關業績材料等掃描成JPG或PDF格式打包并壓縮于一個文件夾內(文件夾名稱為“X省X市X單位X人報名資料”,請于報名截止日期前發送到指定郵箱:[email protected]om。
五、錄取報到
1、報名截止后,項目組將組織專家按國家藝術基金相關規定進行學員遴選,擇優錄取,錄取名額為40名。
2、對于入選學員將以電話、郵件等方式發放錄取通知,請務必保持電話暢通,并于指定日期到云南藝術學院報到。收到錄取通知未回復者視為自動放棄錄取資格,錄取依次遞補。
3、報到時間:2018年6月24日。報到時請攜帶:報名表原件(加蓋公章,一式兩份)、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近期一寸彩色證件照4張(照片背面簽名)、相關證明材料原件(本人最后學歷證明、曾獲獎勵證書)、單位出具脫產證明原件(須加蓋單位公章)。
六、學員管理與結業
1.培訓結業:學員完成培訓課程,提交并參加結業作品展,達到培訓要求,成績合格的學員將由國家藝術基金頒發認證的結業證書。
2.教學管理:學員在校集中培訓期間的管理嚴格按照學員管理條例執行。同時,學員將與培訓責任單位簽訂培訓期間管理協議。在培訓期間個人身體出現健康問題,醫療責任自負。
3.培訓費用:本項目為國家藝術基金全額資助項目,培訓期間的經費支出將嚴格按照國家藝術基金《經費管理及使用》的相關條例執行。項目進行期間,學員學費全免,所有學員各培訓階段的往返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考察費用、作品集出版、展覽作品裝裱等費用均由主辦方承擔。學員食、宿、一次往返交通及培訓費用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注:依據規定,學員乘坐交通工具為火車硬座或硬臥、高鐵或動車二等座,未按規定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費用由個人自理,培訓期間由于個人原因所產生的費用自理。
七、補充說明
主辦單位有權對學員參展的作品進行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宣傳活動。凡提交作品參評、報名、參展的學員,應視為已確認并遵守招生簡章及云南藝術學院的各項規定,本《招生簡章》最終解釋權歸云南藝術學院所有。
八、報名咨詢聯系方式
聯系人:楊老師:15087111310
潘老師:18314436994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om
通訊地址:郵編650500,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雨花路1577號,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注:本《簡章》下載信箱:gjysjjjsgy@163.com登陸密碼為:jsgy123456
云南藝術學院
2018年4月20日
附:主要授課專家
Maria Hanson: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博士生導師、謝菲爾德藝術設計研究中心研究員,策展人、英格蘭藝術委員會顧問、英國當代首飾聯合會前執行委員,長期從事首飾與金屬工藝研究創作,其作品被一系列公共藝術機構收藏。
徐藝乙:南京大學教授,國家非遺保護名錄評審專家,在中國民間物質文化暨傳統手工藝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等方面成績斐然。曾主持、參加多項國內外重大科研合作項目,出版有編著、專著、譯著30余部。
許 平: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設計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央美術學院設計文化與政策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工業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民間工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林家陽:同濟大學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原創設計大師工作室”領銜大師、獲中國創造學會和國際管理學會聯合授予的“中華創意產業大獎”“創意大國手”稱號,2011 授予中國高校創意總部“創意導師”稱號。
曾 輝: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歌華創意設計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景觀規劃實施處處長、國家大劇院藝術品部部長。獲日本平山郁夫獎,獲“中國之星”最佳設計獎,榮獲中國優秀品牌形象設計獎及金手指獎等。
孫冬寧: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成員、文化部恭王府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賴慶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目前國內錫工藝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斑錫藝術領域的代表性人物。
寸發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白族銀器制作技藝最具代表性人物。
母炳林: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云南傳統金屬工藝白族銀器制作技藝最具代表性人物。
金永才: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云南特色金屬工藝烏銅走銀制作技藝最具代表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