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午夜精品|妻子的秘密韩国版|大果冻|91国高清视频|亚洲精品国产成人av在线|野战农村妇女一级A片|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妻子的秘密韩国|国产91深喉口爆在线观看|朋友的妈妈完整版,粉色视频APP在线观看,三级黄色高清视频,麻豆天天做天天爱爽a区,中文字幕第10页,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新聞資訊-新聞動態

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非遺保護的中國探索

日期:2019-03-16

2018年12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標志著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并經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設立的特定區域”。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1個,涉及17個省份。此外,各省區市也設立了146個特色鮮明的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形成了分層多元的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體系。

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我國對非遺保護的創新探索,為世界非遺保護提供了中國經驗。首先,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我國對非遺保護方式的創新探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精神的具體體現。按照《公約》的規定,保護非遺就是要確保非遺的生命力。非遺是與其所處社區自然和社會環境共生共存的。我國在非遺保護實踐中,既探索了搶救性保護、生產性保護的方式,又創造性地提出了整體性保護的方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根據區域性非遺生態系統的特點劃定特定的保護區域,是非遺整體性保護的具體措施。這一措施符合非遺保護的本質和《公約》精神。

其次,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我國對非遺保護管理的創新探索,是中國社會治理特色的具體體現。我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經歷了一個不斷實驗和規范的過程。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的工作原則,我國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上采用了先試點、實驗、摸索經驗,然后建立規范進行推廣的模式,我國對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思路和方法是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辦法》對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理念和方針、申報標準和程序、管理評估標準、退出機制等的規定與此前工作一脈相承,也更加規范和精準,體現了我國非遺保護規范管理和精準施策的特色。

最后,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我國對非遺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關系的創新探索,是符合國際社會關于非遺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關系的基本共識的。2015年,聯合國在紐約召開的可持續發展峰會上正式通過了《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為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把非遺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實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業務指南》中,從“包容性社會發展”“包容性經濟發展”“環境可持續發展”“和平與安全”4個維度闡述了非遺保護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文化生態是人類生態文明的組成部分,與自然生態有密切關聯。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是維護人類自然生態和整個生態文明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提升非遺保護整體性、系統性和文化與自然相互協調發展的觀念,有助于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傳承人的創造力、尊重傳統的氛圍,培養人們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意識,繼承和發展傳統的生態保護知識和經驗。《辦法》中對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要通過非遺保護“帶動就業,精準助力區域內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提升鄉村文明水平,助力鄉村振興”等表述,符合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

總之,《辦法》的出臺,標志了我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也標志著非遺保護的中國探索日趨規范和成熟,對世界非遺保護工作具有積極的意義。

文字:宋俊華(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來源:轉載自《中國文化報》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