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云南省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計劃”順利推進,3月23日-28日,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組成3個調研組,分別前往基諾族、怒族、獨龍族聚居地開展前期調查。
云南省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計劃試點工作協調會
怒族調研組拜訪了福貢縣怒族協會副會長曲路、楊興華,向他們了解當前怒族口頭傳統持有者的相關線索,隨后走訪了福貢縣匹河鄉老姆登村、果科村、知子羅村、沙瓦村、托坪村、棉谷村等怒族聚居村落,對吳付才、波金山、拉克、李大普、臘扒東、普三四、和玉全、星羅益、李銘剛等怒族口頭傳統持有者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了訪談。下一步,調研組將依托當地文化部門進一步細化怒族口頭傳統持有者名單。

怒族調研組 怒族專家曲路為調研組提供資料

怒族調研組采訪怒族傳承人波金山

怒族調研組拜訪90歲的怒族老人拉克
基諾族調研組前往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開展第一階段摸底調查工作。調研組與當地文化工作人員及群眾代表進行座談,并走訪了新司土村委會巴朵村小組、茄瑪村委會巴亞老寨村小組兩個村寨,就基諾族神話傳說故事、古歌、“特懋克”節以及婚喪習俗等內容進行了較深入的訪談。在鄉文化站工作人員幫助下,調研組對新司土、巴亞、巴來、司土、洛特、巴卡、茄瑪7個村委會的近百位口頭傳統主要持有者進行了表格登記,初步了解了基諾族口頭傳統的存續現狀。

基諾族調研組在茄瑪村委會巴亞老寨訪談

基諾族調研組在巴亞老寨與村民合影

基諾族調研組在基諾族鄉文化站召開座談會
獨龍族調研組先后深入貢山縣獨龍江鄉馬庫村、巴坡村、孔當村、迪政當村和丙中洛鄉雙拉村小茶拉,對木蘭英、孟開、肯玉珍、肯國清、李自才、太恰、江林清、江建華、楊樹生、李漢良、張秀英等傳承人及民間藝人進行了深入訪談,較為系統地了解了當前貢山縣獨龍族口頭傳統文化的存續及傳承保護情況。

獨龍族調研組采訪獨龍族傳承人江林清

獨龍族調研組采訪獨龍族傳承人肯國珍

獨龍族調研組采訪獨龍族傳承人太恰
通過此次調研走訪,調研組基本摸清了3個民族口頭傳統存續狀況及口頭傳統持有者、傳承人的基本信息,為下一步制定工作方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云南省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計劃,是對以民族語言和方言為載體,以各種民俗節慶活動為應用場合,以各種藝術形式為表現形態的口頭傳統進行系統性地記錄與典藏的工作,其目的是對人口較少民族的歷史文化進行保存,對民族的記憶進行傳承。典藏工作的組織方是云南省委宣傳部與國家圖書館,實施方是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與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以及相關各州市、縣區非遺保護中心。2018年-2019年,工作團隊已完成云南省人口較少民族普米族口頭傳統典藏試點工作。2020年,云南省將在此次調研基礎上,編制完成基諾族、怒族、獨龍族工作方案,推進3個民族口頭傳統典藏記錄工作。
文字:李艾玲、丁曉冰、王曉亮
圖片:趙杰仁、周子琴、龐愛民、盛敏
編輯:王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