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旅游”既呈現了非遺的文化價值,也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更多活力。近一段時間,記者圍繞今年我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題“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采訪了云南的“非遺+旅游”故事,希望給讀者呈現健康快樂多樣的云南生活方式。
彝族打歌:將學習進行到底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目前有80多項、110多個國家級、省級、州(市)級、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承人。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關注非遺,我們希望讓他們看到最精彩的展示?!币妥宕蚋枋〖壏沁z代表性傳承人字汝民從6月11日起就忙著為46位第四批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培訓,他表演的東山大刀舞讓學員們直呼過癮。
彝族打歌展演
這次培訓持續3天,主要面向打歌、刺繡、扎染、嗩吶樂等項目的傳承人,培訓內容包含非遺傳承中應注意的規范、非遺傳承點參觀等。“本次培訓特別強調傳承人必須具備的素質,要求他們規范化地傳承非遺項目,同時,持續‘充電’,將學習進行到底?!弊秩昝裾f,以打歌為例,游客在巍山就可以看到“東山打歌”“西山打歌”“馬鞍山打歌”等形式,不同地域的傳承人在習俗、服飾、表演方式上都有不同,再加上打歌時還會運用到笛子、蘆笙等樂器,這就要求不同地域的同一項目傳承人對這項非遺有全面的掌握,而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身為傳承人,要在學習中才能做好‘非遺+旅游’這道加法。”字汝民說,這將為游客提供別樣體驗。
傣族手工造紙技藝:探索多元化傳承
“把傣紙從‘產品’向‘體驗’轉移,是我們對非遺傳承的探索?!眰鞒袊壹壏俏镔|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曼召村曼陀羅藝術館主理人李晉元有著自己的想法。
傣族手工造紙技藝
這個80后小伙,因為喜歡傣族手工造紙技藝,2017年選擇定居曼召村,還在那里成立了以傣紙為主題的曼陀羅藝術館,開起了傣紙體驗餐廳和民宿。希望打造傣族手工造紙技藝沉浸式體驗項目,讓曼召村變成人們了解傣紙、體驗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的好去處。他認為,傣紙是初級品,需要在保留傣紙制作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開發創新,把傣紙變成各類工藝品、文創產品,實現產業化發展,才能提升傣紙的利潤率和附加值,讓村里一些熱愛傣紙的年輕人愿意繼續傳承傣族手工造紙技藝。
除了修煉“內功”,李晉元也嘗試帶著傣紙作品走向國際舞臺,到法國、加拿大和我國香港地區等地參展。李晉元的夢想是把曼召村變成一個“藝術村”,讓古老的非遺與現代的流行元素進行碰撞,探索傳承非遺的更多可能。他說,這也是“非遺+旅游”的一種新方式。
保山永子棋院:賽事活動引客來
“永子棋院每年接待的游客達100萬人次左右,游客的到來帶動了吃、住、行、游、購、娛、弈等各項活動的開展?!北I接雷游幕a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陶曉昌說,保山永子是圍棋殿堂上的璀璨明珠,是保山乃至全國珍貴的體育旅游資源和文化品牌。
云南圍棋子(永子)制作技藝
他們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云南圍棋子(永子)制作技藝為核心,以賽事為抓手,不斷提高云南圍棋和永子的知名度、影響力,推動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步入快車道。保山永子棋院每年舉辦國際、國內知名圍棋賽事和青少年圍棋夏令營活動。以去年12月舉行的中國·保山“永子杯”國際圍棋大師賽為例,中國棋手馬曉春九段、常昊九段和日本棋手高尾紳路九段、韓國棋手李昌鎬九段,4位國際圍棋大師的參加,不僅引起了各方關注,也讓更多人了解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山永子棋院、保山金雞永子文化園分別被評為國家4A級、2A級景區,它們均在‘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上線,這樣就使游客和圍棋運動愛好者同時聚焦保山永子,這也是‘非遺+旅游’的‘強強聯手’。”陶曉昌表示,他們將堅持保護和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把永子與旅游、體育賽事、科技進行深度融合。
老君山景區:民族文化新體驗
麗江老君山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其中一個片區,麗江老君山黎明景區在保護好老君山自然資源的同時,特別注重在旅游產品中加入少數民族文化與非遺的元素。老君山國家公園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木麗娟介紹,像傈僳族打跳這樣簡單易學的活動,既熱鬧也能展現傈僳族的文化特色,很受游客歡迎,所以景區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展示、傳承活動,如民族歌舞表演、民俗活動體驗等。
彝族、白族、普米族、納西族等民族也生活在這片區域,所以這里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未來,景區將進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中的亮點,重點開發民族節慶活動,結合自然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游客提供全新體驗。
東巴谷景區:“種草”更多游客
“這段時間,‘嘗鮮’過飛拉達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不少,他們都被‘種草’了。” 麗江東巴谷汽車旅游營地負責人劉國武笑著說,因為飛拉達攀巖項目,東巴谷這個以展示傳承麗江本地文化為特色的景區,也在戶外運動愛好者圈中火了起來。“飛拉達”是意大利語的音譯,意為鐵道式攀登,指的是由鐵扶手橫梯、固定纜索、巖石塞、踏腳墊等構成的爬山徑道,讓不具備攀巖能力的人也能攀上陡峭的巖壁。通過體驗飛拉達,游客可以挑戰自我,也可以感受麗江生態、純粹的自然環境。
目前,東巴谷在推進其他多個戶外項目的建設,今年還準備舉辦戶外運動賽事。這些戶外運動及活動不僅會面向成年愛好者,還準備針對中小學生開展。劉國武說,他們希望拓寬觀光、探險、休閑、體育旅游的內涵,也將嘗試加入一些非遺元素,豐富業態構成,讓景區實現多元化發展。
“云繡映象”:“繡”出云南美
“從小我就喜歡游山玩水,更喜歡把各地的特產帶回來。那些有歷史、有故事的特產尤其受歡迎。”“云繡映象”品牌創始人姜女士說,當她把企業的產品領域擴張到云南少數民族刺繡,她認識到對非遺最好的保護,就是將它們的價值體現出來,并讓更多人知曉。也正是這個原因,她不僅到苗族、彝族、壯族、白族村寨搜集古老的繡片和繡品,還聘請了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作為顧問,開辦了刺繡傳習館。希望把民族的圖騰、奔涌的江河、爛漫的山花以現代的服飾、鞋包、生活居家用品、辦公用品、裝飾品為載體,走進更多消費者的生活。

彝族刺繡傳承人展示服裝
“‘非遺購物節’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嘗試了直播帶貨和電商銷售后,我對‘非遺+購物’有了更多感觸。”她說,現在的新思路是先在網上“吆喝”,摸清國內外消費者的喜好,再開展定制化刺繡產品的生產。她們還想請云南本土網紅為云南刺繡代言,通過消費、生產的鏈條,讓云南刺繡為更多人所熟知和喜愛。聲 音
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們看到了中醫藥可以發揮的巨大作用,也讓我們意識到有一個好身體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年的活動中,傳統體育競技、傳統醫藥和餐飲的展示都是亮點。近期我們還舉辦了線上的“非遺購物節”和傳統醫藥網絡講座,僅講座就收獲了上百萬的圍觀量,它和線下的展會活動就像助推非遺傳承、保護和發揚的一對“翅膀”。
非遺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非遺十大類別中就涉及醫藥、競技、飲食、服飾等領域,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它其實就在每個人身邊。我們希望未來能建一個非遺館,讓云南豐富的非遺資源擁有更好的展示平臺,也讓大家更容易接觸到各類非遺項目和傳承人。
——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 尹家玉
非遺的傳承和推廣可以引入新視點和新方式,做跨學科、跨領域的嘗試,挖掘傳統非遺的當代表達和國際化表達。比如很多老劇目、史詩、民間故事,可以重新研究、包裝后登上舞臺或推向市場。而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遺衍生品的設計和開發也是一條新的發展之路。比如:既有非遺的獨特性、民族性,又有時代感和新鮮感的故宮文創就深受年輕人喜愛。在推廣中還要注意挖掘能進行互動體驗的各種表演技藝、手工技藝,通過研學、教學等活動,把體驗做得生動有趣。
此外,也可以探索“非遺進校園”的路子,在中小學的教育中加入涉及非遺的內容,或者通過高校的研究對非遺的發展產生驅動作用,讓非遺傳承和保護煥發新的活力。
——麗江師范??茖W校藝術學院副院長 潘宏義
來源: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