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午夜精品|妻子的秘密韩国版|大果冻|91国高清视频|亚洲精品国产成人av在线|野战农村妇女一级A片|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妻子的秘密韩国|国产91深喉口爆在线观看|朋友的妈妈完整版,粉色视频APP在线观看,三级黄色高清视频,麻豆天天做天天爱爽a区,中文字幕第10页,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新聞資訊-新聞動態

云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成果展播 | 李彩鳳

日期:2020-08-28

        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是國之瑰寶。正是由于傳承人的堅守,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歷盡滄桑仍熠熠生輝。由于傳承人的核心性與不可取代性,加之傳承人普遍年事已高,少部分非遺項目仍存在“人在藝在,人亡藝絕”的危險。傳承人所承載的技藝、經驗、文化記憶與教學能力,是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核心內容與動力來源。

        根據原文化部2015年4月印發的《關于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的通知》(文非遺函〔2015〕318號)要求及原云南省文化廳工作安排,2015年,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啟動了云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該記錄工作通過數字影像手段對傳承人進行口述史、實踐、教學的全方位記錄,把傳承人的畢生絕學記錄下來,留在當下,留給未來。通過開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云南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成果展播活動,希望籍此喚起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

記錄成果展播(十三)彌渡民歌 | 李彩鳳

彌渡民歌

        流傳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境內各族民間歌曲的總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

        彌渡民歌歷史悠久,唐朝時彌渡已有廣泛的民間歌舞活動。北方文化、南詔文化、江南文化與彌渡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彌渡民歌種類,同時吸取馬幫山歌、小調內容,發展出以《小河淌水》為代表曲目的一批經典民歌。

        彌渡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真實反映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和樸實的思想情感。以音樂體裁分為山歌、小調、舞蹈歌、風俗歌等類型。山歌旋律悠揚婉轉、節奏自由,內容多為抒發男女之間的情愛,反映山區放牧、趕馬人勞作的艱辛和民眾對生活的熱愛與贊美;小調有民間小調和花燈小調兩大類,民間小調主要產生形成于當地的民歌,花燈小調是明清以來傳入彌渡形成的特色民歌;舞蹈歌以彌渡北山、西山、南山等地彝族音樂《打歌調》為代表,在節日、喜事、婚喪等多種場合演唱;風俗歌有婚俗歌、喪俗歌、祭祀歌等。

        隨著城鎮化進程發展,彌渡民歌受到較大沖擊,民間藝人不斷離世,傳承出現困境。近年來,彌渡縣委、政府提出“唱響小河淌水,跳紅彌渡花燈”的文化發展思路,籌措資金修建密祉鎮“小河淌水”意境區和彌城對歌場,編輯出版鄉土教材和《彌渡名歌精粹》DVD,舉辦民歌對唱大賽等活動,為彌渡民歌的傳承保護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傳承人介紹

海報設計:楊建榮

        李彩鳳,1943年生,女,彝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彌城鎮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彌渡民歌代表性傳承人。

        李彩鳳從小受長輩影響,喜歡山歌調子,她的嗓音圓潤、高亢,韻味悠長,具有穿透力,演唱內容多為彝族風俗人情。她既能演唱傳統民歌,也能即興創作,多年來一直堅持向村民傳授山歌、小調,收徒授藝上百人。她記錄、翻譯、整理了500多首民歌,被收入《小河淌水的源頭——彌渡西山》。從1998年起,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歌·中國》先后播出她演唱的民歌《小河淌水》《放羊調》《彌渡山歌》《彌渡彝族情歌》等歌曲。2010年,國務院新聞辦五洲傳播中心電視節目《尋找歌王》攝制組走進彌渡,拍攝了李彩鳳演唱的彌渡民歌。

文圖&視頻: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