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午夜精品|妻子的秘密韩国版|大果冻|91国高清视频|亚洲精品国产成人av在线|野战农村妇女一级A片|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妻子的秘密韩国|国产91深喉口爆在线观看|朋友的妈妈完整版,粉色视频APP在线观看,三级黄色高清视频,麻豆天天做天天爱爽a区,中文字幕第10页,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新聞資訊-新聞動態

云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成果展播 | 周小三

日期:2020-10-02

        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是國之瑰寶。正是由于傳承人的堅守,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歷盡滄桑仍熠熠生輝。由于傳承人的核心性與不可取代性,加之傳承人普遍年事已高,少部分非遺項目仍存在“人在藝在,人亡藝絕”的危險。傳承人所承載的技藝、經驗、文化記憶與教學能力,是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核心內容與動力來源。
        根據原文化部2015年4月印發的《關于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的通知》(文非遺函〔2015〕318號)要求及原云南省文化廳工作安排,2015年,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啟動了云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該記錄工作通過數字影像手段對傳承人進行口述史、實踐、教學的全方位記錄,把傳承人的畢生絕學記錄下來,留在當下,留給未來。通過開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云南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成果展播活動,希望籍此喚起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

記錄成果展播(十八)傣族手工造紙技藝 | 周小三

傣族手工造紙技藝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流傳于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芒團村和永德縣永康鎮芒石寨村。傣族手工造紙技藝始于明代中葉,在中國傳統造紙術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

        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為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傳女不傳男,世代沿襲。該技藝采用紙模為自制土布和竹片合成,造紙原料為桑科植物構樹皮,與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的構皮造紙方法如出一轍,完整地保留了造紙術發明初期“浸泡、蒸煮、搗漿、澆紙、曬紙”共5步流程11道工序。工具為采料刀、揭紙木刀、鐵鍋、石墩、木錘、均勻棒、澆紙床、紙模、瓷碗等。在臨滄地區一年四季均可造紙,平均每位藝人每天可做300張紙。傣族手工制造的構皮紙亦稱“緬紙”,具有堅韌潔白、柔潤光滑、久存不陳、力撕不破、防腐防蛀等優點,多用于南傳上座部佛教寺院抄寫經文,此外還廣泛應用于各種民俗活動、日常生活和食品包裝,特別是普洱茶包裝,有保潔、環保及醫藥作用。
        傣族手工造紙技藝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文化傳播和經濟價值。該地域與東南亞國家山水相連,有源遠流長的文化聯系,該技藝是滇西南與東南亞國家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由于構樹資源日漸稀少,造紙成本高昂,工藝繁雜、勞動強度大,產量不及工業化批量生產的紙張,傳承技藝人群年齡結構老化,造紙規模日漸縮小等原因,傣族手工造紙技藝面臨傳承困境。

傳承人介紹

海報設計:楊建榮

        周小三(1936年2月—2016年7月),女,傣族,臨滄市永德縣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傣族手工造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周小三16歲師從同村金小三學習造紙技藝,從藝六十余年間,全面熟練掌握傣族手工造紙技藝,對原料浸泡、加灰沸煮、捶打洗滌、舂搗成漿、缸底淺水置簾、加漿拍勻抄紙、提簾曬干、砑光等流程把握精準到位。周小三制作的白綿紙質量上乘,價格便宜,銷路好,具有紙質光滑、棉白如布,耐折耐磨、不易撕毀、吸水吸墨性好等特點,主要用于抄寫經書、祭祀、裁剪服飾樣本、毛筆書法、繪畫及包裝茶葉等食品,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周小三積極帶徒授藝,有徒弟李強、金福濤、李金菊、金光強等七人。

文圖&視頻: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