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局)印發《關于通報“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有關情況的函》,對各省(區、市)參加非遺司組織開展的2021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情況進行通報,對“視頻投稿量位居前10的省(區、市)”“視頻播放量位居前10的官方非遺賬號”“視頻點贊量位居前10的官方非遺賬號”單位進行表揚,云南省榮獲“視頻投稿量位居前10的省(區、市)”、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文化館(通海縣非遺保護中心)榮獲“視頻播放量位居前10的官方非遺賬號”兩項殊榮。
抬閣(通海高臺)、高蹺舞獅宣傳視頻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中央宣傳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總體部署,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中國年氛圍,讓人民群眾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非遺司于2020年12月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局)印發《關于組織開展“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活動的函》,要求各省(市、區)在2021年春節、元宵節期間組織開展“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活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組織全省各州市、縣市區文化和旅游局、非遺保護中心(文化館)積極參加該活動,并初選10個國家級或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報非遺司,經非遺司審核確定苗族花山節,彝族賽裝節,陸良鬧元宵,花燈戲,納西族白沙細樂、洞經音樂,金殿廟會,抬閣(通海高臺)、高蹺舞獅等7個項目參與全國“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7個項目所在地的屏邊苗族自治縣文化館、永仁縣文化館、陸良縣文化館、彌渡縣文化館、古城區非遺中心、盤龍區文化館、通海縣文化館各自申請了抖音、快手官方賬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申請了“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微博官方賬號參與該活動。
“2021我最喜歡的#非遺過大年#視頻評選活動”云南參評視頻:正月十五鬧花燈——扎燈
云南省“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活動得到了各級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及非遺保護機構的大力支持,積極通過抖音、快手和微博官方賬號宣傳本地具有濃厚“年文化”的非遺項目,豐富多彩的非遺視頻直播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在網上感受濃濃的家鄉年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如古城區非遺保護中心2月17日(大年初六)在黑龍潭古戲臺舉辦的“我們的節日·春節,2021年黑龍潭歌會”視頻直播家鄉年線上直播活動,邀請了快手達人“桃子的一家”參與現場直播,當天線上觀看總人數達3萬余人次。彌渡縣文化館于2月26日(正月十五)在彌渡民歌和花燈傳習中心舉辦了“彌渡縣密祉正月十五鬧花燈#非遺過年dou來播”線上直播活動,當天線上觀看總人數達8000余人次。通海縣文化館編輯了27個迎春民俗文化展演活動視頻上傳至快手、抖音平臺進行集中展播,營造出歡樂喜慶過大年的濃厚氛圍。
古城區“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攝影:和桂瑩)
彌渡縣“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彌渡縣文化館提供)
通海縣“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攝影:李瓊)
云南各級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及非遺保護機構將再接再厲,進一步增強非遺新媒體傳播能力,提高非遺傳播工作的水平和成效,努力推動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
文字:杜彬(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