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黨史學習教育
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共云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云南省委網信辦
云南省廣播電視局指導
云南廣播電視臺、共青團云南省委
聯合攝制、出品的
系列短視頻《建黨百年·口述云南》黨史篇
《紅色紀事·中央紅軍搶渡金沙江》
視頻
金沙江舊照
金沙江穿行于川、藏、滇三省之間
落差大,水流湍急
流經云南省祿勸縣段
江面寬約600米
中央紅軍搶渡金沙江歷史資料
1935年,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途經于此
面對前有天險、后有追敵的極端險境
在當地百姓和船工的幫助下
打破了“自古金沙不夜渡”的傳統
七天七夜成功實現戰略轉移
渡江指揮部遺址舊照
1935年2月4日至14日,中央紅軍第一次進入云南,在此期間召開了扎西會議,會上做出了在軍事上重回黔北的重要決定,返回貴州后,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奪取婁山關,取得遵義大捷,佯攻貴陽。為粉碎蔣介石欲將紅軍殲滅于川滇黔地區的計劃,中央紅軍四渡赤水,于1935年4月23日第二次進入云南。為擺脫敵人的重兵圍剿和圍追堵截,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迅速渡過金沙江,實現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
紅軍過祿勸路線圖
面對敵軍的瘋狂追擊,1935年4月29日,中革軍委在電文中對紅軍部隊渡江進行了詳細部署,分別安排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從元謀龍街渡、祿勸洪門渡搶奪渡口,軍委縱隊和紅五軍團作為中央縱隊,趕到皎平渡搶奪渡口。但由于龍街渡、洪門渡的渡江條件不足,最終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均趕往皎平渡渡江。
(今 皎平渡渡口)
紅軍拿下皎平渡渡口后,在當地船工張朝壽的幫助下,共找到6條船只。紅軍緊急成立了渡江指揮部并制定了渡河守則,船工們分為六人一條船,三人一班,歇人不歇船,夜以繼日地擺渡,最終,中央紅軍主力部隊2萬多人在37名船工的幫助下,經過7個晝夜的奮力擺渡順利渡江,實現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今 金沙江皎平渡渡口附近)
今天,我們站在寬闊平坦的皎平渡大橋上,看金沙江水湍急如潮,仍慨嘆于當年紅軍部隊精妙的戰略部署和大無畏精神,同時,也為祿勸人民和紅軍的故事深深觸動。
中共祿勸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李迎春接受采訪
記者采訪中,中共祿勸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李迎春感慨道:“紅軍長征過祿勸歷時12天,在紅軍隊伍與百姓的接觸中,讓老百姓知道了紅軍這支隊伍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斗爭的隊伍。紅軍留下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的精神,一直鼓舞著祿勸人民,在新的征途上不斷開拓、奮斗。”
“建黨百年·口述云南”系列短視頻
黨史篇
共18集
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讓我們一起緬懷“紅色人物”
探訪“紅色地標”
追憶“紅色紀事”
重溫云南百年革命歷程
敬請關注!
來源:轉自云南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