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至30日,“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項目在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導及支持下正式啟動。此次探訪活動以“探古滇蒼海,多元一體的精神家園”為主題,以“非遺+旅游”的跨界融合為載體,通過宣講云南各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幫助支持當地提升非遺文創研發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探訪體驗云南豐富多彩、獨特多樣的民族文化魅力。

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尹家玉參加發車儀式
探訪活動聚焦大美云南,分東西兩條線路。東線從普洱出發,途徑元陽、建水等地,先后探訪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普洱茶(貢茶)制作技藝,親身體驗了普洱茶采、攤、炒、揉、捻、晾、蒸、壓等十多道繁復的制作流程;考察元陽哈尼梯田,聆聽哈尼古歌、四季生產調,領會哈尼族“森林、村寨、梯田、水西”四位一體、四素同構的生態智慧;探訪留存完好的建水文廟,感受有“堅如鐵、明如水、潤如玉、聲如磬”之譽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建水紫陶。西線從昆明出發,先后考察了官渡古鎮,探訪鑒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烏銅走銀制作技藝、云子圍棋子制作技藝,體驗品嘗官渡餌塊獨特的美食文化;考察大理喜洲古鎮,聆聽大理白族流傳百年的大本曲,品味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大理白族三道茶,探訪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白族扎染制作技藝,親手制作一片扎染,感受那一塊塊藍白相間的獨特美好;走進小錘敲過一千年的大理鶴慶新華村,親手體驗鶴慶銀器鍛造的一錘一鏨,感受鶴慶銀器傳承千年的燦爛。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白族大本曲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白族三道茶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白族扎染制作技藝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官渡餌塊制作技藝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鶴慶銀器鍛制技藝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建水紫陶燒制技藝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普洱茶制作技藝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烏銅走銀制作技藝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云子圍棋子制作技藝
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活動

哈尼梯田
探訪活動關注于云南非遺項目及傳承人,帶領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等深入探訪了云南近20項瑰麗多姿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探訪途中,舉辦了以茶馬古道、可持續發展、圍棋文化、禮文化及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主題的六場文化沙龍直播,帶動近550萬公眾共同關注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探訪期間還成功遴選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鶴慶銀器鍛制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寸煜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族扎染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段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水紫陶燒制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黃倩、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彝族刺繡縣級代表性傳承人普明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銅走銀制作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丁大為等5名非遺傳承人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將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專家導師的帶領和幫助下,以促進非遺的創新轉化為目的,設計、開發具有市場潛力的非遺文創產品。
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專家胡榮梅授課

5名非遺傳承人入選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的基本原則。如何搭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平臺?幫助非遺項目、傳承人走出“傳承難”“活化難”的困境,進一步促進“非遺+旅游”融合發展是當前非遺保護傳承乃至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問題的焦點。本次探訪活動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積極探索“非遺+旅游”創新模式,以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方式搭建了包括政府、行業、非遺傳承人、公益組織、高校、企業、媒體等多方參與的、可持續的非遺社會化平臺,將扶植非遺傳承人作為核心,助力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并通過深化賦能和創新傳播,為云南的非遺保護傳承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撰文:王曉亮(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
圖片:BMW中國文化之旅云南探訪項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