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新聞通氣會,通報活動總體情況、主會場活動籌備情況,并答記者問。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宣傳推廣處處長 和愛紅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新聞通氣會。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根據《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要求,特舉辦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體現非遺保護為了人民、保護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今天的通氣會,我們請活動領導小組相關負責同志,就我省開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的相關情況進行發布,并就各位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進行回答。
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通氣會的同志,他們是: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董艷玲;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文物處三級調研員周自豐;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王靜;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明瑤;我是今天的主持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宣傳推廣處處長和愛紅。應邀參加今天新聞通氣會的還有中央駐滇新聞單位、省內各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
首先,有請董艷玲同志通報云南省開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的相關情況。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 董艷玲
各位來賓,媒體記者朋友們:
上午好!
歡迎大家參加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新聞通氣會。在此,我謹代表活動領導小組向各位領導、來賓和媒體記者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云南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關心和支持!感謝媒體朋友對云南文化和旅游事業的宣傳幫助!
云南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文化多樣性最為典型的省份,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多姿多彩、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云南非遺保護工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為遵循,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扎實推進,成果豐碩。目前,全省共有“格薩(斯)爾”“傣族剪紙”“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國務院公布云南省127項(涉及145個申報地區或單位,居全國第10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省政府公布686項(涉及1031個保護單位)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各州市政府公布3015項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各縣(區、市)政府公布7766項縣(區、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的五批306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云南省有125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居全國第8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認定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419名;各州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認定3568名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各縣(區、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認定12563名縣(區、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迪慶、大理入選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
云南非遺在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中國—南亞博覽會大放異彩,代表性傳承人走出國門,赴俄羅斯、白俄羅斯、緬甸等國交流互訪,盡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霸颇鲜∶褡迕耖g歌舞樂展演”“云南省傳統戲劇曲藝匯演”“云南非遺公開課”“云南非遺伴手禮評選”等品牌活動持續發揮影響力,“云南民歌大家唱”等大家系列活動掀起群眾參與熱潮,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以及非遺特色旅游線路評選等深度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生動詮釋“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每年6月第二周的星期六,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云南省按照《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辦非遺發〔2024〕76號)要求,組織籌備精彩紛呈的宣傳展示系列活動。下面由我向大家通報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的具體情況。今年的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總結非遺系統性保護的經驗成果,圍繞我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周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非遺保護工作成績,講好非遺保護云南故事,展示非遺保護云南經驗,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的主題是“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圍繞今年活動主題,結合云南實際,我省將踐行五個活動口號:一是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二是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提升保護傳承水平;三是講好中國非遺故事 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四是加強非遺保護傳承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五是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
本次宣傳展示活動準備充分、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是近年來我省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現?;顒佑稍颇鲜∥幕吐糜螐d(云南省文物局)、昆明市人民政府主辦,由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渡區人民政府承辦,昆明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昆明市博物館、官渡區文化和旅游局協辦。主要活動集中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部分活動持續至年末甚至更長時間。活動包括以下七項:
(一)啟動儀式。6月8日(星期六)上午9:30—10:00在昆明市博物館舉辦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二)民族民間歌舞樂、傳統戲劇曲藝展演。一是昆明市博物館展演活動。6月8日至9日,每天組織2場民族民間歌舞樂、傳統戲劇曲藝展演;二是昆明相關社區及學校展演活動。6月8日至14日,在安寧市、五華區、官渡區、呈貢區等相關社區及學校組織開展第十一屆昆明滇劇藝術周滇劇展演活動。
(三)“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活動。一是昆明市博物館現場活動。6月8日至9日,組織全省50余項傳統工藝、傳統醫藥、傳統飲食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在昆明市博物館進行活態展示、現場體驗和產品展覽銷售。二是官渡古鎮非遺聯展。6月10日至12日,組織省內外傳統工藝類、傳統醫藥等80余項目在官渡古鎮開展“中國(昆明)官渡第十四屆非遺聯展”系列活動。
(四)文化遺產法律宣傳及文物鑒定咨詢服務。6月8日至12日,在昆明市博物館、昆明官渡古鎮開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及全國第四批文物普查工作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和普及;邀請文物鑒定專家在昆明市博物館和官渡古鎮免費為收藏愛好者鑒定藏品。
(五)云南省非遺實物展。精選省非遺保護中心收藏的實物精品300余件,以視頻、文字、實物相結合的方式在昆明市博物館三樓展廳展出,生動講述“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展覽自今年5月18日開展,至2026年5月18日結束,持續2年。
(六)云南非遺公開課。6月8日至9日,在昆明市博物館開展兩期以“穿越時空的相遇”“非遺里的云南·你我共享”為主題的云南非遺公開課(直播)活動。
(七)云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優秀節目云展播”。6月8日至12月31日,精選云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獲獎節目,在云南非遺網等平臺開展線上“云展播”活動。
總之,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緊扣“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主題,充分展現非遺保護成果,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顒右栽颇戏沁z項目為重點,拓展呈現省外非遺項目,充分展示我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全社會廣泛關注、支持參與非遺保護,非遺保護傳承弘揚呈現的良好局面,展示非遺在新時代氣象萬千、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二是踐行“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的根本遵循,省、州(市)縣(區)聯動,舉辦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展示活動349項。充分體現非遺源于人民群眾,人民是非遺的持有者、傳承者和受益者;體現以人民為中心、保護成果惠及人民。這次活動持續時間長、點多面廣,非遺進社區、進校園、進景區、進文化場館,在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期間,極大地豐富廣大群眾的節日生活,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積極探索“非遺+”動靜結合宣傳模式,助推非遺旅游融合發展。活動圍繞“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既有靜態的非遺實物展示,亦有動態的傳統歌舞、戲曲展演;既有線下的體驗參與,也有線上的公開課與云展播,還通過多種形式和場景普及文化遺產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創新宣傳方式,拓寬宣傳渠道,推動非遺資源和保護成果的共享與傳播,這是非遺在當代社會煥發生機活力的生動實踐,吸引更多民眾關注非遺里的云南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將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勤勞、智慧的祖先創造了瑰麗多彩、蔚為壯觀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廣大人民群眾知識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卓越創造力和精神情感的體現,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我們要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契機,深入推進文物法和非遺法的貫徹實施,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推動云南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
今年遺產日活動期間,適逢端午小長假。您可以在昆明市博物館、官渡古鎮和各大社區近距離體驗云南非遺的獨特魅力,也可關注線上“云南非遺公開課”和云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優秀節目云展播”,共享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我們熱忱歡迎全國各地來賓和朋友們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蒞臨云南,感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再次感謝大家對云南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和幫助!
祝同志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謝謝大家!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宣傳推廣處處長 和愛紅
感謝董艷玲同志的介紹。下面,有請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明瑤同志介紹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會場活動的籌備情況。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 王明瑤
媒體界朋友們:
大家好!
2024云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主會場活動,將于6月8日在昆明市博物館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在昆明的舉辦,是昆明市在省文化和旅游廳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總書記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論述,深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積極推進文旅融合的一次重要實踐。
近年來,昆明市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目前,昆明市共有非遺四級名錄項目779項,其中國家級項目7項,省級項目75項;共有代表性傳承人958名,其中國家級6名、省級72名;共有各級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18個,各級非遺傳承基地25個,各級各類非遺展示館、傳習館(所)共81個;省級非遺工坊3個。今年,昆明市將適時公布一批市級非遺工坊。豐富的非遺資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促進文化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了動力。
昆明市高度重視本次活動的舉辦,形成了市政府領導親自掛帥,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渡區政府具體負責的工作機制,在省文化和旅游廳的領導下,落實落細各項籌備工作任務,做好活動舉辦的相關保障工作。
一是配合做好主會場服務保障工作。配合省非遺保護中心認真做好場地設計、活動策劃,配合省廳按期完成昆明市博物館主會場的相關展位搭建、會場布置,并做好活動現場的保障服務、秩序維護等工作。
二是認真做好展演展示項目遴選。按照主會場活動內容,配合省非遺中心遴選了烏銅走銀制作技藝、天寶齋制墨技藝、鮮花餅制作技藝等一批富有地方傳統文化特色的非遺項目及傳承人,將在主會場與全省各州市的項目同臺亮相;三是相關配套活動籌備就緒。在昆明市博物館主會場的“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活動舉辦完成后。6月10日-12日,省文化和旅游廳支持官渡區政府將該項活動移師官渡古鎮繼續舉辦,并同期舉辦第十四屆中國(昆明)官渡非遺聯展系列活動。目前,官渡區政府已經完成了這項配套活動的方案策劃、場地設計等工作。屆時,配合“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的延續舉辦,將依托官渡古鎮豐厚的文化土壤,舉行傳統文化展演、滇劇惠民演出、國寶云子·第十屆百人圍棋賽、快閃和互動體驗等多項活動,讓廣大市民游客充分感受和體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四是在全市營造非遺節日的良好氛圍。在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除主會場的活動外,市文化館將舉辦“第十一屆昆明滇劇藝術周”活動,讓滇劇走進社區、走進校園。各縣區文旅部門也將積極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60余場,把非遺展示、展演、體驗活動送進學校、社區、鄉村、公園、景點、酒店、商場,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
最后,誠邀廣大市民、游客和各位媒體朋友,屆時一起到昆明市博物館、官渡古鎮,共同走近非遺、感受非遺、體驗非遺。
謝謝大家!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宣傳推廣處處長 和愛紅
感謝明瑤同志的介紹。接下來,進入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媒體單位。
中國文化報記者
我們看到這次活動涵蓋了七大主體活動,內容十分豐富。請問在策劃這些活動時,主辦方是如何平衡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特別是針對“非遺購物節”和“非遺公開課”這兩項活動,是如何讓公眾,尤其是年輕人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非遺的魅力呢?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 董艷玲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個節日的設置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旨所在。在歷屆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我們都十分注重通過系列活動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捌卟试颇稀し沁z購物節”和“云南非遺公開課”兩項活動就是近幾年積極探索的成果。
今年的“非遺購物節”活動,我們將節期延長至5天時間,活動地點包括了昆明市博物館和官渡古鎮兩處,覆蓋面更廣。我們精心選擇了那些既能體現傳統工藝和文化內涵,又具備現代審美和生活實用性的非遺項目。通過現場展示和體驗,讓公眾親身感受到非遺項目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魅力。同時,我們也積極為非遺傳承人與各大電商搭建合作平臺,為傳承人開展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鼓勵他們開展線上銷售活動,讓更多人能夠方便地購買到非遺產品,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在“非遺公開課”活動中,我們邀請了非遺傳承人和專家學者作為講師,通過直播形式向公眾普及非遺知識,分享非遺項目的歷史、技藝和文化內涵。我們注重課程的互動性和趣味性,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現場演示、互動問答等,讓觀眾能夠更直觀地了解非遺項目,并在參與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我們也積極拓展宣傳渠道,通過媒體矩陣擴大宣傳效果和影響力,鼓勵大家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感受,擴大非遺的傳播范圍。
總體而言,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認識和愛上非遺,深切感受到云南非遺保護的豐碩成果,積極參與到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來。同時,我們也期待與更多年輕人建立聯系,共同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中國旅游報記者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越來越受到各地游客的關注,請問近年來云南省在促進非遺與旅游融合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舉措?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宣傳推廣處處長 和愛紅
近年來,云南省在促進非遺與旅游融合方面采取了多項重要舉措,旨在促進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和獨特的旅游體驗。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促進非遺“三進”工作,即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進酒店、進民宿,通過建立合作清單及組織系列活動,為游客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二是推廣非遺主題旅游線路,云南省推出了“絲路云賞”等10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并持續開展非遺主題旅游線路評選與推廣活動,這些線路結合當地特色,將非遺資源與景區深度融合,讓游客在游覽景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非遺的魅力。三是加強非遺展示館和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通過各地非遺展示館、傳習館和體驗基地的建設,讓游客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和體驗到非遺項目。依托大理、迪慶兩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探索非遺整體性保護理念,積累了豐富的“云南經驗”。四是加強數字化保護與傳播,持續開展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非遺數字資源,探索開展云南虛擬現實文化遺產保護、傳播關鍵技術與平臺研究。五是舉辦“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和“云南非遺伴手禮”評選等活動,促進鼓勵利用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設計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商品,如文創產品、手工藝品等,提升云南旅游商品質量。六是加強非遺傳承人的培訓,通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非遺助力鄉村振興”“非遺購物節”等不同主題、不同類別的培訓活動,提升非遺傳承人的傳承能力和創新意識,通過組織培訓、交流等活動,為非遺的傳承發展注入新活力,從而有效推動非遺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云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作為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的主要內容,請問“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展”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 王靜
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對云南非遺實物展的關心和關注!大家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所界定的非遺,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我們在非遺保護的過程中,既保護其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也保護其相關的實物和場所。本次云南省非遺實物展,正是多年來我省非遺實物保護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自2023年4月起,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建非遺實物檔案整理專班,對歷年非遺展示展演活動中收藏征集的實物資料進行歸檔整理。歷時1年時間,于今年4月完成驗收工作。在昆明市博物館的支持配合下,省非遺保護中心,甄選了部分較具代表性的實物在昆明市博物館二樓展廳舉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展”。
由于受場地限制,此次展覽主要圍繞“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主題,從8000多件藏品中,甄選展出300余件藏品。另有20余套傳統技藝類實物由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專程捐贈或臨時借展。所有展品分為彩云霓裳、織夢非遺、傳承古韻3個展區。其中,彩云霓裳展區主要展出各民族傳統服飾和刺繡作品;織夢非遺展區主要展出民族剪紙、皮影、樂器、東巴畫、舞蹈面具、戲曲臉譜等;傳承古韻展區主要展出陶器、銀器等金屬制作技藝、茶制作技藝及茶俗等內容。每一件展品都是精心甄選的杰作,它們不僅僅是云南各族人民的智慧結晶,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展覽作為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之一,于5月18日正式開展。開展當日,共有天寶齋制墨技藝、傳統合香制作技藝、昆明瓦貓、葫蘆雕繪、鋦瓷技藝等 20余項非遺代表性項目集中亮相,精彩的舞獅、酒鼓舞、花燈戲、納西族熱美蹉等展演節目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50余名少年兒童在家長陪同下參加了當晚舉辦的“博物館奇妙夜”研學活動,在觀展的同時,親身體驗了安寧扎染、傳統拓印、剪紙、剪影等非遺代表性項目。
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展是省非遺保護中心積極探索“非遺+”動靜結合宣傳模式的有益嘗試,展覽將持續2年,期間會持續舉辦更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比如此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我們即將在非遺實物展的所在地昆明市博物館的一樓和二樓,組織全省50多個非遺代表性項目100多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現場活態展示活動。同步,組織以“穿越時空的相遇”為主題的網絡“非遺公開課”直播活動。屆時,歡迎廣大的媒體朋友光臨現場,加入我們非遺保護隊伍,推進非遺更廣泛的傳播;也歡迎廣大熱愛非遺的朋友們持續關注非遺實物展,并期待大家能通過全省非遺實物展這個窗口,走進非遺,愛上非遺,傳承非遺。
謝謝!
春城晚報記者
為什么要進行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其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文物處三級調研員 周自豐
文物普查是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物事業立足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開展文物普查,全面掌握文物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現狀,是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利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礎。對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按照國務院部署,這次普查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國家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建立全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建立文物資源資產動態管理機制;完善不可移動文物認定公布機制,規范認定標準和登記公布程序,健全名錄公布體系;完善不可移動文物管理機制,構建全面普查、專項調查、空間管控、動態監測相結合的文物資源管理體系;培養鍛煉專業人員,建強文物保護隊伍,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宣傳推廣處處長 和愛紅
各位媒體朋友們,文化遺產有其獨特魅力,請各媒體積極圍繞“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講好中國文物故事 展現中華文明風采”的宣傳工作,宣傳報道好“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系列活動,為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良好氛圍,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今天的新聞通氣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匯稿:李艾玲
圖片:馬秀娟
編輯:王 海
編審:黃 琛
審核:肖依群
終審:王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