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14點30分,云南省第四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第一臺外場演出在峨山彝族自治縣民族團結廣場舉行,省花燈劇院、昭通市、大理州、西雙版納州、普洱市代表隊為峨山人民獻上了一場傳統戲曲盛宴,展示了花燈戲、車燈、白劇等優秀戲曲,經典的唱腔、古樸的風格、獨特的表現形式和昂揚的“精氣神”,讓觀眾感受到傳統戲曲的獨特藝術魅力。
云南省花燈劇院帶來的花燈戲《老海休妻》拉開了演出的序幕,作為玉溪人民熟知并喜愛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花燈戲,《老海休妻》一開場便迎來了觀眾的陣陣掌聲。《老海休妻》講述的是老海進城做生意,賺了錢,好酒貪杯,移情別戀。妻子看出老海的變化,細數自己操持家庭的不容易,老海酒醒羞愧難當、回心轉意。頗具特色的花燈劇目,經過省花燈劇院演員的精彩演繹,讓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都十分生動有趣。
花燈戲《老海休妻》
昭通市代表隊帶來曲藝類車燈小戲廉潔文化題材節目《過三關》,講述了三個村民對新當選村主任的老張是否能當好父母官心存疑慮,三人商量后由一人男扮女裝,以想承包集體山林為由,對老張進行金錢關、美人關和敲詐關三關考驗的故事,以詼諧、樸實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讓觀眾領略到獨具特色的車燈表演藝術。
車燈《過三關》
大理州代表隊帶來的《十八相送》根據白劇《柳蔭記》整理改編,講述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青年白劇演員身著融入白族元素的戲服華麗登場,唱詞婉轉悠揚,表演惟妙惟肖,讓人耳目一新。
白劇《十八相送》
西雙版納州代表隊帶來傣族章哈節目《歌唱傣家新面貌》。該節目由傣族章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玉光創作,她與徒弟們一起用章哈演唱的形式,歌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鄉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反映了傣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該作品曾獲云南省第六屆群眾文化彩云獎。
傣族章哈《歌唱傣家新面貌》
演出以普洱市代表隊的殺戲《白猿偷桃》作為尾聲。《白猿偷桃》是當地原已失傳的劇目,現版本為編劇在原殘本及民間藝人收集后再現的劇目。“百善孝為先”的觀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殺戲《白猿偷桃》有至孝的寓意。
殺戲《白猿偷桃》
在演出中,來自全省各地的傳統戲劇和曲藝傳承人、演員帶來了精彩的表演,展示了各民族傳統戲曲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技藝。觀眾在欣賞演出的同時,也深入了解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增進了民族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在峨山縣民族團結廣場的演出為云南傳統戲曲的展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彰顯了各民族團結一心、共同繁榮的美好愿景。
撰稿:張飛斐
圖片:吳昭紅
編輯:王海
編審:黃琛
審核:肖依群
終審: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