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評審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指導下,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云南民族村,精心組織開展非遺賀新春——“彩云之南,春韻非遺”系列宣傳展示活動。
啟動儀式
“冬暖花開,云南喊你過大年啦!”1月23日中午12時,隨著2025千名文旅博主網絡的“喊麥”,為期4天的非遺賀新春——“彩云之南,春韻非遺”系列宣傳展示活動在云南民族村啟動。云南非遺大集、云南歌舞樂展演巡游、非遺公開課、“彩云之南,春韻非遺”攝影展、“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我在云南過春節”主題征文活動等5項線上線下活動,邀請廣大游客歡聚云南民族村,共享云南非遺春韻。
千人喊麥過大年
可玩可品,云南非遺大集為游客奉上非遺“年味”
2025年1月23日至26日,非遺賀新春——云南非遺大集在云南民族村的白族村和南屏街商圈舉辦。60余項傳統飲食類、傳統工藝類、民俗類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匯聚一堂,讓廣大人民群眾品嘗云南味道,共享云南生活。白族村內,20余項傳統飲食讓人食指大動,各類非遺美食產品成為游客購買年貨的首選。游客還可以現場體驗剪紙、剪影,請傳承人書寫春聯,選購甲馬版畫的門神、紅包。陶器、瓦貓、面塑、竹編讓人愛不釋手,烏銅走銀制作技藝、銀胎掐絲琺瑯器制作技藝、銅器制作技藝、彝族刺繡、苗族刺繡等獨具云南特色的非遺項目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關注。展覽期間,銷售額達25.6萬元。
可觀可親,云南歌舞樂帶游客走進“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活動期間,云南歌舞樂展演巡游活動備受歡迎。每天中午12:00和15:30,伴隨著景頗族目瑙縱歌的歡快鼓點,游客們跟隨巡游隊伍從云南民族村東門一路行進。石屏女子舞龍、安寧舞獅、巍山彝族打歌、民族服飾走秀,組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巡游隊伍將游客引導至白族村舞臺,《栽秧神鼓》《納西族民歌》《摩梭頻道》《苗族蘆笙舞》《劍川白曲》《曼昂阿詩瑪》等精彩節目繼續上演,將觀眾帶到歌的世界舞的海洋,共賞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可賞可探,“彩云之南,春韻非遺”攝影展定格云南春節精彩瞬間
為了向觀眾呈現云南26個民族絢爛多姿的春節慶祝習俗,省非遺保護中心征集精選了66幅(組)云南省各民族歡度春節的攝影作品,采用在云南非遺保護網、云南民族村正大門大屏、云南民族村游客中心大屏等媒介上循環播放展出和線下巡展的方式進行展出。通過攝影作品,豐富多彩的春節活動、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美不勝收的民族歌舞、別具特色的游藝競技、色香味俱全的節日美食共同繪就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畫卷,展現出“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云南春韻,為游客們打開了了解云南春節的窗口。
可感可識,云南非遺公開課和觀眾一起看非遺,“長知識”
2025年1月24日15:30—18:20,云南非遺公開課春節專場通過云南非遺保護網、視頻號、抖音號等線上平臺與觀眾見面。公開課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以主持人逛展形式帶觀眾在線上體驗“非遺賀新春——云南非遺年俗活態展、云南歌舞樂展演巡游活動”,聆聽非遺故事、品非遺美食、體驗非遺樂趣,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感受濃濃的“云南年味”。第二部分以“傳統與現代的對話”為話題,通過與3位非遺保護民俗專家的深入對話,探討春節的文化內涵及春節申遺的重大意義與價值,“春節爭奪”背后的文化溯源和文化共享問題,云南地區獨特的春節習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價值,討論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傳承和發揚這些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們深入淺出地講述讓觀眾意猶未盡,大呼過癮。
可思可享,“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我在云南過春節”主題征文活動征集春節故事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呼吁全社會以非遺保護視角關注春節,省非遺保護中心面向全社會開展“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我在云南過春節”主題征文活動。活動在云南非遺保護網上線上進行,征稿時間為2025年1月23日至2月19日。截稿后,將邀請專家進行評選,擇優推出一批聚焦非遺、春節、年俗、年味等關鍵詞,反映春節期間云南各地特色非遺活動、節慶風俗、人文故事、情感體驗等,展示云南特色年味的作品,在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開設專區進行刊載,營造“人人都是春節傳承人”的良好氛圍。
此次活動是2025年“非遺賀新春——云南非遺過大年”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省非遺保護中心提前籌備,精心策劃,在項目遴選上,立足多元一體,通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類別的非遺項目,營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非遺春韻。在組織形式上,將“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融入景區,匯集全省有代表性的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為景區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真正形成“26個民族共賀新春,共慶傳統中國年”的集合效應。在傳播模式上,深耕傳播品牌,進一步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人群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參與熱情,讓非遺在創新發展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活動期間,中國新聞社、中國文化報、央廣網、中國旅游報、民族時報、云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云南日報等15家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在公眾號、微視頻、微博、抖音、網站等多平臺共計發稿130余篇;“雨諾愛云南”“昆明老外史蒂夫”“歪果仁游云南”等9名文旅博主現場參與活動,并在抖音、微視頻拍攝創作短視頻12個,9名博主全網總曝光量25W+,拍攝剪輯花絮視頻1條。央視新聞客戶端策劃的“春近年味濃 大江南北迎新年 非遺年貨慶團圓”直播在云南民族村設直播點。截至2025年1月26日18時,央視新聞微博客戶端觀看量為93.2萬,央視新聞APP觀看量為73.4萬。新華網客戶端《云南舉辦“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短視頻瀏覽量為51.7萬。
據統計,自1月17日新聞通氣會開始至2月3日,非遺賀新春——“彩云之南 春韻非遺”系列宣傳展示活動吸引觀眾391.9萬人次,其中線上約383萬人次,入園游客約8.9萬人,實現門票收入554.97萬元。
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晚間新聞”“中國新聞”“時空觀察”“新聞直播間”欄目分別對云南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紅糖制作技藝(巧家小碗紅糖)、豆腐制作技藝(建水西門豆腐)、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銅炊鍋”長街宴和社火迎接春節的情況進行報道,展現了云南“非遺版”春節的傳統與新意。
非遺賀新春——“彩云之南,春韻非遺”系列宣傳展示活動的舉辦,將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云南非遺故事具有重要意義。
撰稿:丁曉冰 黃琛
圖片:馬秀娟 吳昭紅 阮坤瑾
編輯:王海
編審:黃琛
審核:肖依群
終審: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