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民宗委(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和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傳承弘揚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豐富各民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展示我省非遺保護成果,推進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和民族文化強省與旅游強省建設。經研究,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民族宗教委定于2021年11月至12月以“線上展演”方式舉辦云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活動。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展演方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本屆展演活動通過“線上展演”方式舉辦。展演節目分為傳統音樂、傳統器樂和傳統舞蹈類節目,創新音樂、創新器樂和創新舞蹈類節目。由全省各州(市)按照不同類別節目自行組織攝錄后,報展演活動組委會進行評審。獲獎節目將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政務網、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政務網、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云南公共文化云,“一部手機游云南”等媒體平臺進行線上展播。
二、展演時間
2021年11月完成攝錄和報送;12月初完成評審,確定云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入選節目及獎項;12月中下旬獲獎節目進行“線上展播”。
三、展演要求
(一)總體要求
1.注重思想性。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文藝工作“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節目內容積極健康向上,展示我省非遺保護成果,推動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促進民族文化繁榮發展。
2.注重群眾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突出展現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和人民群眾真情實感,提倡小投入小制作、有生活接地氣,本民族認同、人民群眾喜愛,適合基層演出和推廣普及的作品。
3.注重傳承性和藝術性。注重民族民間傳統音樂、器樂、舞蹈的傳承,注重傳承人風采的展現,能較好展現非遺特性和傳統風貌。音樂節奏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演員情感及表演技巧要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美感,舞臺整體呈現和諧統一。
(二)具體要求
1.節目展演要求。(1)傳統性節目。強調節目的民間性、原真性。一是在不改變傳統節目原有形態、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可進行必要的創作和編排,強化、彰顯非遺項目的文化內涵。二是演員以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民間藝人和當地村民為主。三是服飾應符合當地傳統習俗習慣。四是燈光舞美需簡潔明快,不做過多渲染。五是傳統音樂、器樂和舞蹈類節目須來自非遺項目或民間流傳的原創性曲目、曲調和舞蹈形式,伴奏須用民族民間樂器現場伴奏,音樂節目須現場真唱,鼓勵多種形式演唱、演奏和表演。(2)創新性節目。強調在繼承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一是可廣泛選取當地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歌舞樂題材,也可從各民族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習俗中尋找新的題材,提煉新的語匯,創作出既有濃郁鄉土氣息、鮮明民族風格,又有時代風貌和強烈藝術感染力的藝術作品。二是演員除來自農村、社區的業余演員外,可適當選用當地文化藝術團體、藝術院校專業表演人員。三是服飾應符合民族審美需求,可在傳統服飾的基礎上適度改良創新。四是燈光舞美按照從簡原則,根據節目需要進行配置。五是創新聲樂、器樂和舞蹈類節目須需以民族民間傳統音樂素材為基礎進行整理、改編或創作,注重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可現場伴奏或CD伴奏,鼓勵多種形式演唱、演奏和表演。
2.節目拍攝要求。(1)節目視頻攝制。節目攝制質量需達到線上展播要求,要完整呈現節目樣式。一是須至少3個機位,多景別(需一個機位固定正面全景拍攝)、多角度完成節目攝錄,內涵表達清楚,畫面、聲音清晰,音量適中,無過爆、雜音等情況,以現場切換或后期剪輯方式完整展示節目;二是節目錄制質量應達到高清及以上、壓縮碼率應高于25Mb/s,文件格式為MP4、AVI或MPG;三是錄制的節目視頻要以字幕形式呈現節目標題、節目性質、節目類別、主創人員、主要演員、演出單位和報送單位等信息,節目中有說(唱)詞的要用規范漢字制作字幕。(2)節目照片拍攝。能夠充分展示該節目主要內容、特點的電子照片。一是需至少15張有代表性的反映該節目主要內容、特點的電子照片。照片包括全景、中景、特寫(特別是主要演員特寫照片);二是照片橫向分辨率4200以上,JPEG格式,大小在5M至10M之間;三是每張照片需附畫面內容,拍攝時間、地點、拍攝者或版權所有者等文字說明。
3.節目報送要求。每個州(市)報送3至6個節目,每個節目時長3至6分鐘,傳統性節目數量需大于或等于創新性節目數量,不接受單一性質節目參演,注意音樂、器樂和舞蹈類節目的搭配。鼓勵重點推薦獨龍、德昂、基諾、怒、阿昌、普米、布朗、景頗等八個人口較少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展演作品。
四、獎項設置
本屆展演節目按照傳統聲樂、傳統器樂和傳統舞蹈,創新聲樂、創新器樂和創新舞蹈等六大類別分別設置金獎、銀獎、銅獎和優秀獎,另綜合設置傳承獎和組織獎。傳承獎相比金銀銅獎更注重傳承性,在傳統性節目中由評委會推薦,組委會確定;組織獎由組委會根據各州(市)組織情況確定。
五、其他要求
(一)意識形態要求。展演活動要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把展演內容和價值導向關,防范意識形態風險。
(二)疫情防控要求。各州(市)在組織節目視頻錄制等小型聚集活動中,要堅持“誰具體負責承辦,誰具體負責疫情防控”的原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不組織觀眾觀看節目,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三)版權使用要求。本屆展演活動提交的音、像、圖、文資料由主辦單位統一管理和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使用。
(四)懸掛橫幅要求。各州(市)展演節目需在攝錄現場懸掛(或LED屏顯示)“ 州(市)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字樣橫幅,所報送節目視頻需至少拍攝一個含有該橫幅的全景鏡頭,如無橫幅(或LED屏)顯示,該展演視頻將不予參加評選。
(五)報送時間要求。請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于11月30日前將節目視頻(優盤復制或光盤刻錄)、推薦材料(附件1至3)一式兩份郵寄至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同時將推薦材料(WORD電子版和蓋章PDF掃描版)和至少15張電子照片發送至指定郵箱,郵件主題為“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報送機構”。
聯系人:王曉亮
電 話:18288745296
郵寄地址:昆明市五華區瓦倉南路3號云南省非遺中心
郵 編:650032
附件:1.云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節目登記表
2.云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演職人員表
3.云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節目匯總表
附件下載:云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附件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2021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