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有關工作部署,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實施方案(2021-2025)》,圍繞“十四五”非遺保護重點工作,配合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經文化和旅游部批準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指導下,云南大學定于2023年10月23日至2023年11月25日,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舉辦“藏族黑陶燒制技藝助力鄉村振興研修班”,通知如下:
一、招收學員
(一)招生人數:20人。
(二)招生對象及要求:
1. 面向云南省招收從事藏族黑陶燒制技藝的傳承人、從業者和管理者等。迪慶州及貧困縣市人員優先。
2. 身體健康,能服從安排和管理,能堅持脫產學習并完成相應作業和創作任務。
二、培訓時間和地點
1.培訓時間:2023年10月23日至2023年11月25日,連續上課時間34天(每周休息一天)。
2.培訓地點: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
三、錄取方式
1、請認真填寫報名表(報名表在公眾號文章底端,請保存下載圖片,或百度云鏈接下載),加蓋推薦單位公章,于2023年10月9日之前發送至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聯系人:張健(電話:13187861771)
2、報名截止后,由工作組進行材料審核和評選。10月13日確定參研名單。工作組將通過電話、郵件方式通知入選學員。
四、相關費用
研修期間培訓費、食宿費、考察交通費、材料費等用由項目經費統一支出。學員往返研修地點的交通費用由學員自理。
五、課程安排
培訓體系共分為:課堂教學、專家講座、技藝研討、學術論壇、非遺理論、工藝實訓、專題創作、觀摩交流、成果展出、學員回訪等內容。
課程分為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實踐課程三大板塊。課程設置以“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為目標。著力在藏族黑陶工藝文化、傳統技藝、創新設計等方面進行理論和實操培訓。主要課程包括:藏族陶器成型技藝與陶瓷成型技法實踐、泥片成型工藝實踐、陶瓷成型基礎實踐(模制技術)、陶瓷裝飾技法(刻花裝飾)實踐、手工茶壺制作實踐、藏族黑陶制作技藝展演交流等。
六、師資隊伍
邱耿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尚 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陸 斌: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王耀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楊 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王 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張亞林: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當珍批初:“藏族黑陶燒制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洛桑恩主:“藏族黑陶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陳紹康:“建水紫陶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譚知凡:“建水紫陶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李 炎: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管郁達: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吳白雨: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七、相關要求
1、全脫產學習。學習期間,原則上不準請假。學員完成研培計劃規定的課程和任務,按時出勤,將獲得結業證書。對無故曠課、遲到或無法完成研培任務的學員,不頒發結業證書。
2、學員在報到時請攜帶以下材料:
(1)報名表原件(請由工作單位或縣級非遺管理單位推薦);
(2)本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3)二寸免冠彩色照片2張和電子版;
(4)代表性陶瓷作品3件原件及高精度作品圖片。
3、學員須嚴格遵守各級管理規定,并簽訂培訓期間安全管理承諾書,在培訓期間個人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的,醫療責任自負。
4、研修結束后,將對學員進行考核,認定合格者,將由云南大學頒發全國統一編號的結業證書,擇優推薦高一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定。
5、主辦、承辦單位對學員研修期間創作表演的作品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宣傳權。
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2023年9月24日
八、附件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YEj-PZ5Fke_gGTr68jafQw?pwd=grsd
提取碼:gr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