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露窩羅節”是阿昌族的重要民族傳統節日,是阿昌族人民在征戰、狩獵、農耕和手工勞動等長期生活習俗中形成的,以祭祀、歌舞為主要活動內容,涵蓋歷史、宗教、民俗、藝術等重要文化信息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
“阿露窩羅節”主要活動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梁河縣和隴川縣?!鞍⒙陡C羅節”是梁河縣阿昌族的傳統節日“窩羅節”與隴川縣阿昌族的傳統節日“阿露節”的合稱。1993年5月,德宏州人大常委會根據阿昌族干部、群眾的要求,將梁河阿昌族的“窩羅節”與隴川阿昌族的“阿露節”合稱為“阿露窩羅節”,定于每年3月20日起舉行,活動兩天。
阿露窩羅節是阿昌族最重大的傳統節日,活動內容豐富,參與人員眾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活動內容有宗教儀式:念誦阿昌族創世史詩“遮帕麻和遮咪麻”;有民俗活動:“耍獅舞、耍青龍、白象,念四句”;有文化藝術活動:“文藝展演、對唱山歌、跳窩羅舞”;有民間各類器樂:铓、镲、鼓;有各類工藝美術:制作青龍、白象、節日牌坊、刀具等。參與人員眾多,節日來臨,阿昌族群眾都穿著節日盛裝,各村各社,敲鑼打鼓往活動舉辦地匯攏,本縣市的其它少數民族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都會派代表隊參加,其它縣市的阿昌族也會前來參加活動,多為幾千人以上的大型慶典活動。
“窩羅節”與“阿露節”統一為“阿露窩羅節”后,每逢各縣市舉行傳統節日盛會,各地區居住的阿昌族都會互派代表參加,從而增進了各縣市阿昌族人民群眾的交往、交流,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統一和民族團結?!鞍⒙陡C羅節”已經成為凝聚、傳承、發展和弘揚阿昌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和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