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火把節,是楚雄州彝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慶典,是系統傳承彝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空間,流傳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各縣市的彝族村寨。火把節又稱過大年,淵源于星回節,其起源與彝族十月太陽歷有密切關系,有悠久的傳承歷史。楚雄彝族火把節體系嚴整、形態完備,其內容包括宗教祭祀、文藝體育、社會交往、產品交流等四大類別的活動,從取火種、祭火神、祭天地直至服裝服飾展演,都是火把節不可缺少的內容,構成全面展示彝族傳統文化的綜合平臺。楚雄彝族火把節的基本特征是:起源傳承的歷史非常悠久,傳承的群眾基礎非常廣泛,覆蓋到楚雄州彝族的村村寨寨,其影響力廣及彝族社會的各個領域。楚雄彝族火把節的主要價值有:首先,火把節充分體現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著彝族起源發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其次,火把節是彝族傳統文化中最有標志性意義的象征符號之一,也是彝族傳統的音樂、舞蹈、詩歌、飲食、服飾、農耕、天文、宗教等文化要素能夠整合為統一體系的基本載體。再次,火把節對強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認同意識、促進社會和諧有重要意義,火把節也是彝族人民與各民族交流來往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促進民族團結有現實的社會功能。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及政府介入等外部環境的變化,火把節的影響范圍日益擴大,但是,火把節也出現傳統觀念及習俗淡化、節慶活動城鎮化、民俗活動商業化等不良的變化趨勢,原汁原味的彝族傳統火把節的傳承面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