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建立彝族梅葛傳習所
2月24日,楚雄州非遺中心和永仁縣非遺中心,以永仁縣中和鎮直苴彝族賽裝節為契機,在直苴賽裝樓掛牌成立彝族梅葛傳習所。一是請州縣領導舉行了彝族梅葛傳習所的揭牌儀式;二是把直苴彝族梅葛文化、賽裝節文化、彝族傳統文化保護區簡況及傳承人風采用圖文并茂寫真上墻形式展出;三是舉辦為期3天的傳承人及業余文藝骨干培訓班,并為參訓學員頒發了榮譽證書;四是成立一支永仁直苴梅葛業余文藝隊;五是舉行了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演唱,以及彝族賽裝、彝族刺繡品展示、彝族歌舞樂等專場文藝表演表演。
彝族梅葛是一部渾宏的彝族歷史敘事長詩,千百年來廣泛流傳姚安馬游坪、大姚三臺曇華、永仁直苴、牟定臘灣等金沙江流域的彝族聚居地。從產生起,就伴隨著彝家晝夜不熄的火塘歌唱著,演唱內容追溯彝族先民關于天、地、人的創世造物、婚俗喪葬等滄桑歷程。經世代口碑相傳,成為流傳千古的原生態民族民間口頭創世文學遺產,是彝族的“百科全書”、彝族人民的“根”和“譜”。2008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目前,楚雄州“非遺”保護中心共建立了姚安馬游坪、大姚三臺、大姚曇華、牟定臘灣、永仁中和等5個傳習所,有效保護和傳承了彝族梅葛文化。
文字:白愛榮 攝影:陳雄輝
楚雄州非遺產中心
2013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