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紅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彝族剪紙刺繡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在蒙自市文瀾鎮大臺子村委會舉行。來自省、州、市的相關領導和專家,紅河學院師生代表以及來自石屏、紅河、屏邊、彌勒、蒙自的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各界人士360余人參加了活動。
活動現場
揭牌儀式
目前,彝族剪紙刺繡文化傳承基地藝人團隊已有107名成員。為傳承弘揚彝族剪紙和刺繡技藝,已先后在蒙自尼蘇小鎮、石屏龍武、開遠碑格、紅河學院等地舉辦了30多場傳承培訓和實踐體驗活動,向來自石林、文山、楚雄、昆明、四川、山東、湖南、陜西、北京等地的上千名觀眾推介了蒙自彝族剪紙刺繡工藝。
傳承基地的繡師及其作品
彝族剪紙刺繡文化傳承基地將致力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注重從民間汲取營養,使彝族剪紙和刺繡工藝得到保護傳承的同時又實現較好利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做出貢獻。剪紙和刺繡作為蒙自彝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聯系著千家萬戶,遍布城市鄉村,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帶動廣大群眾就近就業、居家就業的獨特優勢,將在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方面作出貢獻。
文圖:盧芳(紅河州非遺保護中心)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