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普及,深化保護工作者、傳承人及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和認知,增強網絡傳播效果,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出“云南非遺公開課”網絡直播專題。聚焦云南省非遺項目,普及非遺知識,宣傳健康生活理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本期內容
昭通唱書
《昭通唱書》簡稱《唱書》,又稱念書,起源于十九世紀初,距今有170多年的歷史。主要分布于昭通市的昭陽區、魯甸、鹽津、大關等縣。
昭通唱書的唱本大約有二、三十種,唱書形式靈活,隨意性強;以唱為主,無須樂器伴奏;說唱內容比較豐富;隨著環境、氛圍的不同,內容和唱腔也有不同;唱書曲調不多,但地方性較強。《昭通唱書》語言通俗易懂、唱腔清新雅致、格調淳樸自然、感染力強,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是昭通城鄉群眾最為喜愛的說唱藝術。
昭通醬制作技藝
昭通醬是昭通人的傳統餐桌美食。昭通醬選料考究。精選優質大豆、辣椒為主料,配以花椒,八角等,采用傳統的工藝加工制作而成。
第一道工序是制作豆面。選擇上等大豆,焙炒酥脆,磨成細面,過篩。第二道工序是制作"醬面"。加泉水攪勻,捏成坨,裝入墊有稻草的竹筐內,發酵40天左右,出現黃白色霉衣,曬干磨成細面。第三道制作工序是"下醬"。放入瓦缸中,經過約半年的時間成為成品 ,其色紅如瑪瑙,辣痳鮮香,醬脂香氣濃郁。
月中桂綠豆糕制作技藝
昭通綠豆糕采用南“蒸”北“拓”兼有的冷作辦法來制作糕點,融南北之精粹,成一家之獨特風味。“月中桂”生產的綠豆糕色澤淡雅亮麗,面為鵝黃色,糕點堅而不硬,甜而不膩,入口清爽滑潤,是糕點中的上品。
昭通綠豆糕在1983年被評為省地方風味名特食品,1989年、1991年分別獲省優、部優產品稱號,2000年5月獲中國昆明國際旅游節旅游商品開發設計大賽三等獎,2001年9月榮獲云南省第六屆消費者喜愛商品稱號。昭通綠豆糕具有形狀規范整齊,色澤淺黃,組織細潤緊密,口味清香綿軟不粘牙的特色,在云南頗有名氣。
苗族蠟染技藝
蠟染在我國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稱“染纈”。蠟染的制作方法,是將白布平鋪于案板,置蠟于小鍋中加溫溶解為汁,用蠟刀蘸蠟汁繪于布上。
威信苗族蠟染在繼承各地苗族傳統共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揚個性,形成了獨具川黔滇次方言支系苗族特色的蠟染。威信苗族的蠟染分劃蠟、點蠟、繪蠟和涂蠟幾種手法。點蠟的蠟汁溫度必須適中。威信苗族蠟染深刻記載了苗族歷史,具有文化內涵豐富,藝術風格鮮明,地方特色顯著等主要特征。
直播地址:
http://rtmp.ynich.cn/player/index.php?node=20220812
或掃描以下二維碼觀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