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國國際茶業及茶文化深圳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國內茶文化、茶產業業界名流濟濟一堂相會深圳,來自江蘇宜興、被稱為紫砂壺業界少帥的呂氏傳人呂俊杰及其師兄談躍偉也來到了會場。在贊嘆國內茶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呂俊杰對紫砂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未來遭遇人才瓶頸表示深深的擔憂。
呂俊杰說:“我們可以‘擬古’,但不能‘泥古’。藝術必須要和時代相結合,否則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超過老一輩藝術家?!眳慰〗苷f,對于一般喝茶用的紫砂壺,一要看泥料,上等泥料“艷而不媚”,壺身呈現自然的啞光,溫潤柔和;二要看造型,線條是否流暢,比例是否和諧;三要看功能,手感是否舒適,出水是否順暢;四要看做工,整體是否精致、細膩。
而對于值得收藏的極品紫砂壺,泥料、造型、功能、做工這四點自不必說,更要看重是否出身名家,是否名家的原創?!白鳛槊业膲?,同樣的款式只做一把,如果再做,就不是那個價錢了。”
“制作一把壺,一般一周到兩周就足夠了,最多一個月;但構思一把壺,可能時間長得多,甚至要一年半載才能最終成形。制壺的技術是第二位的,創意才是第一位的。我父親常常說‘功在壺外’就是這個道理。”
雖然紫砂熱已在國內漸起,家鄉從事紫砂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呂俊杰卻樂觀?!白鰤氐娜丝赡懿簧伲嬲艹料滦膩磴@研藝術、有所創造的人卻越來越少了。如此下去,紫砂的藝術精華就沒有傳人了。”
他解釋說,現在許多紫砂制作者將紫砂壺大量臨摹,批量生產,在表面上看雖然發展了紫砂產業,但由于沒有原創和與時俱進,實際上就等于吃祖宗留下的老本,長遠看非常不利于紫砂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和傳承。
呂俊杰認為,有必要將紫砂藝術引入大學校園,作為一門獨立的專業讓年輕人來學習,他本人目前也正在致力于這方面的工作。另外,讓美術設計科班出身的年輕人再來學習紫砂制作,也是解決人才瓶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