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博峪鄉,每年農歷五月初四到初五,居住在這里的白馬藏族人都要舉辦“采花節”來慶祝端午,這個習俗從古到今,代代相傳,至今還保留著原始的風貌。博峪鄉地處甘肅、四川的交界處,距離著名的旅游勝地九寨溝僅一山之隔。
“采花節”每次舉行兩天,初四一大早,博峪鄉7個山寨的小伙子們佩帶漂亮的腰刀,穿戴整齊,姑娘們濃妝艷抹,穿著艷麗的衣服,背攜壺漿,各自聚集一地,向北方的“七姐妹山”祈禱過后,開始載歌載舞,向這座山進發。
一路上隔一段路程都要舉行歌舞“歇場”,這是姑娘小伙子們展示歌喉的好機會,向親戚、朋友、戀人唱祝福的歌。一路邊行邊唱,到了“七姐妹山”的時候,已近傍晚,人們便在山上燃起篝火,姑娘小伙們手拉手翩翩起舞,盡情歡舞,直到天亮。次日中午,姑娘們用采來的鮮花精心裝扮自己,頭上、辮子上、手臂上、背上全都掛滿鮮花,然后開始下山。下山的路上照例舉行歌舞“歇場”。到了村口,等候的老人擋住采花姑娘們對歌、敬酒,然后全寨人來到寨中空地,同全村老少跳舞、對歌、敬酒,相互祝福,祈禱村寨五谷豐登、人畜興旺。
白馬藏族舊稱“白馬番人”,是古代氐族的后裔,新中國成立后被視為藏族的分支,稱“白馬藏族”,但其文化、宗教和生活習俗都與藏族不同: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使用漢字;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世代農耕;男女都留辮子,長年頭戴白色圓頂的氈帽,帽上插著白色的雄雞尾翎,身穿對襟長袍,服飾與別的民族大不一樣。舟曲縣的博峪鄉是白馬藏族一個重要聚居區,目前全鄉4000多人全部是白馬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