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午夜精品|妻子的秘密韩国版|大果冻|91国高清视频|亚洲精品国产成人av在线|野战农村妇女一级A片|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妻子的秘密韩国|国产91深喉口爆在线观看|朋友的妈妈完整版,粉色视频APP在线观看,三级黄色高清视频,麻豆天天做天天爱爽a区,中文字幕第10页,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學術視野-保護經驗

在田野調查中收獲成長——2023年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業務骨干田野調查培訓在昭通舉辦

日期:2023-08-31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干能力水平,8月17日—26日,為期10天的2023年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業務骨干田野調查培訓在昭通舉辦。

集中學習,以理論為指導

        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干田野調查培訓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影視記錄、傳承情況調查、項目及傳承人申報文本和田野調查報告撰寫、檔案規范建設等為主要培訓內容,采取理論講授與實踐演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全省16個州市的110余名非遺業務骨干參加培訓。

        在8月18日的開班儀式上,昭通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夏林致歡迎詞,他說,昭通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此次培訓班落地昭通,充分體現了省文化和旅游廳對昭通的關心厚愛和殷切希望,要抓好這個促進昭通非遺保護新發展的良好契機,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讓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

        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張碧偉作動員講話,他指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干田野調查培訓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8期,是課堂與田野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希望學員們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學習任務,主動轉變角色、珍惜學習機會,堅持學以致用、注重知行合一,嚴格遵守培訓紀律,統籌處理好培訓與工作的關系,希望各位學員能夠學有所獲。

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張碧偉作動員講話

昭通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夏林致歡迎詞

        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王靜主持開班儀式并提出紀律要求,強調要嚴格遵守課堂培訓紀律和嚴格自律規定,服從管理,確保安全。

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王靜主持開班儀式

        隨后,培訓班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學員進行專題理論輔導。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巴莫曲布嫫帶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與理念》《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建檔》兩個專題講座,通過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深度解析,幫助學員厘清并深刻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及保護理念,非遺建檔原則及操作規程。云南藝術學院副院長陳勁松教授作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代價值和活態傳承》的專題講授,從“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在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如此關注并重視非遺的保護與傳承”談起,探討了非遺的當代價值和活態傳承相關話題。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桂榕做《非遺田野調查》專題輔導,從如何把握非遺、田野調查前的準備、田野調查工作的展開、田野調查結束后的資料整理幾個部分講授了非遺田野調查的基本方法。云南電視臺高級記者、紀錄片制作人郝躍駿結合自己拍攝的2部非遺紀錄片作品,講授了《非遺保護工作中的影像記錄》,讓學員深入了解影像記錄作為“田野調查中的另一支筆”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

深入田野,以實踐促學習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8月20日—23日,學員們帶著理論學習的成果和方法,分三組深入昭通市昭陽區、魯甸縣、鎮雄縣開展田野調查實踐,去田野“收獲久違了的詩意和靈魂”,用筆、用錄音機、照相機、攝影機、用心記錄和書寫非遺故事。

        昭通市昭陽區組成員來自西雙版納、麗江、普洱、怒江、迪慶5個州市,分別負責北閘菜刀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孟慶聰、昭通清拳(彭家拳)、昭通小肉串制作技藝、昭通漆刻代表性傳承人嚴朝俊、月中桂綠豆糕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聲云。有2個組的調查側重點是代表性項目,3個組調查側重點是代表性傳承人。魯甸組成員來自紅河、臨滄、保山、曲靖、德宏,對回族刺繡、朱提銀冶煉鍛制技藝、彝族月琴彈唱、餳糖(絲窩糖)制作技藝、五谷子編織技藝等5個項目進行調查。鎮雄組成員來自昆明、玉溪、文山、楚雄、大理、昭通6個州市,對舞陽戲、泥塑、鎮雄臭豆腐制作技藝、三角湯圓制作技藝、蝴綿制作技藝開展調查。4天的時間里,學員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指導,向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指導組的專家和老師們教理念、教方法、教態度,同步指導。從查閱文獻到撰寫調查提綱,從進村入戶到完成拍攝,與傳承人從陌生到熟悉到依依不舍……短短四天的時間里,學員們收獲是調查所得的資料,是傳承人的堅守和執著,是在異鄉感受到溫暖和珍貴、美好的回憶,是對非遺保護工作的熱愛之情和敬畏之心。

成果匯報,以行動見成效

        辛苦耕耘終有收獲。田野調查期間,各組學員共完成田野日志352篇,提交調查報告8.38萬字,訪談代表性傳承人及相關傳承群體共64人,累計訪談時長2090分鐘;拍攝照片13082張,提交精選照片1164張;拍攝視頻素材1215.8G,視頻素材時長近3000分鐘,最終形成15個匯報片,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

        8月25日的成果交流匯報會上,三個大組16個州市分別作了交流匯報,分享調查成果。原云南省文化廳一級調研員吳思明,云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楊祥全,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原主任尹家玉、研究館員胡榮梅,云南民族大學環境設計專業負責人施宇峰,中央音樂學院在讀博士吳瓊分別從各自角度對學員們的成果進行點評,為學員們指明進步的方向,也為繼續辦好田野調查培訓班出謀劃策。

成果匯報

        省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肖依群作培訓總結,對為培訓付出努力的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對圓滿完成學習任務的各位學員表示祝賀。她說,此次培訓是在歸納整理我省20年來非遺保護工作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目前非遺保護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在項目選擇上內容豐富、涵蓋面廣、針對性強,學員參與面廣、成效顯著,希望各位學員用心總結、用心思考,學而思之,學而時習之,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希望各組及時整理歸檔培訓成果,總結培訓經驗,為進一步做好非遺田野調查培訓打下堅實基礎。

        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業務骨干田野調查培訓班的舉辦,對全面提升全省非遺保護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加快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格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撰稿:丁曉冰

圖片:吳昭紅 馬秀娟 楊俊芳

視頻:字磊

審核:肖依群 馬永飛

終審: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