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景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田野調查和項目申報工作,做好非物質文化重點資源調查和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工作,2016年8月2日至9日,景洪市文化館在勐養鎮曼掌村舉辦了“2016年景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干田野調查培訓班”。景洪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和勐養鎮相關領導參加了開班典禮,來自景洪市各鄉鎮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允景洪街道、五大農場文化站、市文化館從事非遺工作的業務骨干共65人參加了培訓。
培訓動員
本次培訓內容在理論授課方面有: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的調查方法,非遺申報片的錄音、錄像、攝影在非遺保護工作中的重要性,少數民族建筑調查等。專家們在授課中有針對性講解了在實地調查過程中采訪的技巧,拍照、攝像技術等問題。
實際操作中,學員主要以團隊的形式開展調查,以文化館、站為單位組成17個項目組,集中理論授課后分組進村入戶,各項目組抱著積極認真的態度進行調查,全力投入,發揮團隊精神,開展田野調查,將理論講授與實際演練緊密結合起來,對“傣族象腳鼓制作技藝”、“傣族章哈”、“傣族織錦技藝”、“傣族慢輪制陶”等18個項目,進行了全面的摸底調查。
調查傣族慢輪制陶技藝
省非遺中心專家指導調查工作
調查傣族象腳鼓制作技藝
傳承人訪談
在培訓前期,文化館和勐養鎮文體廣電服務中心在曼掌村召開了村民大會進行宣傳動員,在7天的培訓期間,除開展實地調查工作外,組織曼掌村民、傳承人、文藝隊和全體學員進行了文藝聯歡晚會,組織曼掌村的青年籃球隊和培訓班的學員開展了籃球友誼比賽,彼此與村民增加親密的關系,在曼掌村干部的支持和村民積極配合下,調查采訪與拍攝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每個小組按培訓規定完成了調查、整理圖片、視頻、撰寫調查報告,向文化館交來調查報告18篇,各組培訓心得、小結18篇,拍攝調查圖片800多張 、調查視頻200多分鐘。
8月8日下午17個項目小組進行調查成果的總結匯報,在匯報上,學員們深深的體會到通過此次培訓,對非遺工作、特別是田野調查的環節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專家老師的跟隨指導下,學到了許多的調查方法和攝影攝像技巧,在曼掌村這5天的實地調查中和其他鄉鎮小組的工作接觸中和交流中相互學到一些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培訓結束,市文體廣電局黨委書記鄭蓉作培訓小結并和常麗梅副局長、施宇峰專家、玉坦館長為學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
調查成果匯報
本次非遺業務培訓課程設置合理,培訓內容豐富,時間安排緊湊,在最短的時間里有效提高了參訓人員對非遺保護工作的認識,掌握了業務工作的內容和要求,為進一步推動景洪市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取得新成效奠定基礎。
文章:玉 坦(景洪市文化館)
圖片:陳 宏(景洪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