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來自中國的藝術群體展“河南石佛藝術公社”在紐約SOHO456畫廊亮相,藝術家的作品走進世界大都市,給紐約觀眾留下了與眾不同的印象。
帶有中國鄉土特色
展覽開幕式上,紐約當代藝術館藝術總監湯尼說:“非常感謝河南石佛村的藝術家們,從中國大地帶來河南的信息與景象,讓我感受遠古的沉思與激動,體會當代中國非凡的變遷。我一定找個合適的機會親自到河南石佛村看看。”參加開幕式的還有: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策展人艾瑞克,美國藝術雜志總編理查得和中國駐紐約領事館和紐約文化局的官員。
這是紐約SOHO456畫廊亮相首次舉辦帶有中國“土”特色的藝術群展,據河南石佛藝術公社創建者黃國瑞介紹,這是石佛藝術公社首次在紐約舉辦展覽,展出作品出自石佛村的17位藝術家之手,他們是黃國瑞、胡羊、張羿正南、金藝等,作品類別涉及油畫、圖片、攝影、雕塑和裝置藝術。“這次展覽受到國際藝壇的矚目,石佛村走出跨向國際性藝術村的第一步,參展作品今年還將到德國的柏林展出,走向西方每一個重要藝術城市。”
與當地村民沒有界限
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日趨火熱,各處不乏有藝術村、藝術營、藝術區的出現,如北京的宋莊、索家村國際藝術營、798藝術區,上海的蘇州河邊,但這些藝術區藝術營都是只有一個隔離的環境,有種“躲進小樓成一統”的式樣,并沒有與現實環境和生活發生互動。
石佛藝術公社由居住在紐約與石佛二地間的藝術家黃國瑞在2006年發起。起初黃國瑞回國,工作室先落在北京的索家村國際藝術營,面對大都市高昂的生活成本與喧鬧,他最終決定回到河南老家石佛村,在那里蓋了他自己的工作室。相比那些在北京、上海的藝術家的工作室,石佛藝術公社最顯著的優點是,它們比別人便宜,也就是這點最吸引藝術家。
“石佛藝術公社”真正地與農民混在一起,他們與當地村民沒有界限。當有展覽時,農民也夾在其中看熱鬧,當你在談藝術時,鄰居大叔也伸過耳朵來聽,甚至農民還想到要開畫廊了。黃國瑞說:“只有這么接近生活,才真正讓你思考當下的生活與藝術。”
朝國際性藝術村邁進
在黃國瑞這個旅美藝術家的眼中,石佛就應該瞄準“國際化”。2006年10月23日,意大利著名藝術評論家莫妮卡來到石佛村,莫妮卡是中國當代藝術研究領域的權威,她的到訪被視作石佛在國際交流方面的重要一步。2007年9月,美國的畫廊前來考察,如今他和石佛藝術公社成員終于成功登陸紐約的SOHO區,舉辦了一次來自古老黃河邊的當代藝術展。
下一步,黃國瑞準備舉辦“石佛當代國際藝術節”,它將包括攝影、繪畫、裝置、行為藝術、雕塑等有創造性的當代藝術。“石佛當代國際藝術節”將分為主題展、專題展、特展的方式進行,強調策展人的個人學術傾向,由批評家、策展人個人提出學術主張,組織展覽。石佛村在國內和國際藝術界的影響正逐步擴大。隨著石佛村藝術家隊伍的壯大,將向“國際性當代藝術村”的目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