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近些年,作為傳統手工藝品的北京工藝美術品侵權案件有所上升,由此而來的對工藝美術品知識產權保護的關注度也有所提高。我們是否可以有效杜絕這種現象,目前來說還存在一定困難。為營造一個良好的傳承環境,保護傳統工藝美術品知識產權的工作還需加大力度。
近些年,作為傳統手工藝品的北京工藝美術品侵權案件有所上升,無論是宮廷手工藝術還是民間手工藝術,都渴望在知識產權方面得到有效保護。隨著北京工藝美術“四大名旦”中的雕漆、牙雕、景泰藍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
仿造劣幣“驅逐”良幣
北京傳統手工藝品中宮廷藝術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雕漆、牙雕、景泰藍、金漆鑲嵌、花絲鑲嵌等都可稱之為是國寶級的工藝品,生產這些工藝品的也都是有著很長發展歷史的老廠。由于這些工藝品發展歷史悠久、設計美觀、做工精巧,很受國人及海外人士的喜愛,早已聲名遠揚,產生的經濟效益不菲,市場上也隨之出現了很多仿造品。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在采訪北京象牙廠、北京玉器廠、北京琺瑯廠等幾家工藝美術品老廠時了解到,這種侵犯知識產權的仿造現象由來已久,而且仿造品數量很大,其危害可想而知。國家工美藝術大師張同祿感同身受,他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說:“一有新品面世,過不了多久就會在市場上出現大量仿造品,我們現在都沒有了創作熱情,也不愿再創作新品了。沒有創新,工美行業的發展自然就會停止不前;而且隨處都是粗枝爛葉的仿造品,也使真正了解精品、真品的人越來越少,這些傳統手工藝精品的傳承終將前景堪憂。”一位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北京工藝美術行業一度生機勃勃,但近十幾年,一些工美傳統廠家大部分已經破產或是經營慘淡,原因之一就是仿造品的泛濫,他們以極低的成本低廉的價格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市場。
保護力不從心
當記者問及上述廠家的應對之策時,他們的回答明顯帶著幾分無奈:“由于仿造現象十分普遍,數量太多,企業的精力有限,更多時候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任其發展。”一方面,作為傳統工藝,一旦新品面市,圈內人極其容易仿造;另一方面,作為在傳統工藝基礎上作出創新的廠商和大師,要么不知道運用注冊商標、版權登記以及專利申請的方式進行品牌經營和知識產權保護,要么,因為執法不到位,他們維權成本太高且收效甚微。
張同祿大師是傳統工美行業最早申請專利的發明人之一,也是曾打響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維護知識產權第一槍的“景泰藍制作第一人”,他曾琢磨三四年,花了25萬元才研制出一種新的景泰藍產品--琺瑯珀晶,并申請了發明專利,它突破了傳統景泰藍只能附著于銅胎的限制,可以在木質、金屬等原料上進行繪制,還可以將景泰藍技術拓展到屏風、壁畫等平面作品上。但沒多久,山東的一家地方小廠就推出了仿制的珀晶制品。張同祿訴諸法律,但官司一拖再拖,最終以被告6000元賠償金告終。就是一向被視為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也難逃肆意侵權的劫難,更不用說工美行業中存在更多的外觀設計和版權保護了。
業內人士因為各種原因只能“無視”這種越來越普遍的仿造侵權,而就是一心想維權的張同祿也有些迷茫。他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獲得的發明創造,是享有專有權的,理應得到尊重和保護;但另一方面,作為傳統工藝,他的這一發明確實能為更多人創造就業機會。他介紹說,那個山東的小廠就是一個殘疾農民辦起來的,而且,作為傳統工藝也需要在傳承中發展。所以,盡管侵權的廠商遠遠不止這一家,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申遺正在進行時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論是工美行業廠商還是業內專家,都認識到了知識產權保護對于維護工美行業良好競爭環境、鼓勵創新發展的重要性。據了解,由于很多傳統手工藝品廠家都聚集在崇文區,因此崇文區對傳統手工藝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十分重視。據崇文科委的王建昌介紹,北京市及崇文區對傳統手工藝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大致有以下幾點: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和崇文區知識產權局共同為工藝品大師、企業注冊商標、申請專利提供資金資助。由于很多老藝人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意識不強,又缺乏資金注冊商標、申請專利,市、區知識產權局的資助工作既可以提高工藝品大師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又調動了他們的保護積極性,一舉兩得,大概已有12位大師得到了資助。除了資金方面的支持,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和崇文區知識產權局還加大了宣傳力度,多次在百工坊舉辦傳統手工藝品的展覽,并邀請知識產權相關人士對保護知識產權的法規、政策進行講解,效果顯著。
但對于傳統工藝,知識產權保護顯然并不是唯一的途徑。崇文區的“京城百工坊”作為京城獨一家集多種民間藝術品為一體的百工博物館,歷年來一直致力于工藝美術品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去年在“百工坊”的努力下,雕漆、牙雕和景泰藍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工坊”負責工藝美術品知識產權保護和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王宇告訴記者,為了不讓北京特有的工藝美術品走到盡頭,“京城百工坊”也作了很大努力。目前“百工坊”再次為工藝美術品申報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已經順利完成,北京補花、北京料器、“泥人張”彩塑和北京花絲鑲嵌制作技藝登上了第二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被問到為何如此重視工藝美術品的申遺工作時,王宇告訴記者,由于我國目前對工藝美術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法規還不健全,有很多需要改進之處,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歷史悠久的工藝美術品,他們希望可以通過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加強對它們的保護力度?!斗俏镔|文化遺產保護法》出臺將對那些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藝品具有重要作用,百工坊對工藝美術品的知識產權保護也想出更多一份力,但一個企業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所以非常希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能早日出臺,使急需傳承和保護的工藝美術品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