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西雙版納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培訓班”在州文化館舉辦。全州“非遺”保護工作骨干及財務人員,共25人參加培訓。培訓以開展好調查研究、建立項目及傳承人檔案、規范項目申報文本,提高“非遺”保護工作水平為目的,采取邀請省文化廳非遺處...
詳細內容4月28日至5月3日,《聲動云南》和《走遍中國》欄目組,在蘭坪縣拍攝普米族和白族支系拉瑪人的歌、舞、樂,以及編織、飲食等國家級、省級、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地省級、州級和縣級傳承人參加了展示。這次拍攝的項目主要是:普米族的《搓蹉》(國家...
詳細內容滇劇是云南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滇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其歷史悠久,已有200多年歷史。牛街莊滇戲班源于清代光緒時期,是牛街莊幾代人的子孫戲,稱“滇戲窩子”。滇戲植根于群眾土壤,擁有雄厚的世襲鄉情,是牛街莊燦爛...
詳細內容為切實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挖掘、管理和利用,4月30日至5月2日,昭通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非遺專家姜明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楊志坤等一行,在鎮雄縣文化館館長成忠義的帶領下,輕車簡行,深入鎮雄縣部分非遺傳承點、傳承人居住地...
詳細內容在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昆明市工人文化宮、昆明市武術協會、沙國政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基地的組織籌辦下,2015年4月25日,為期二天的昆明市第十七屆武術運動會在昆明市新工人文化宮舉行。來自昆明市12個縣區的17支代表隊,180余名運動員...
詳細內容2015年4月28日至30日,富寧縣在“隴端節”期間,舉辦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活動由縣壯學發展研究會主辦、縣文廣體旅局承辦,圍繞“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題,組織坡芽情歌、專業性坡芽歌書合唱團專場演唱、富寧壯族地區十個具有代...
詳細內容2015年4月13—16日,耿馬縣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象舞、馬鹿舞、蝴蝶舞、孔雀舞、撒毫工藝等,向來參加“臨滄市第十屆水文化旅游節暨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傣歷1377年潑水節”活動的群眾進行宣傳展示,營造了一年一度的傣族傳統潑水節的節日氛圍...
詳細內容為加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力度,推動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4月18日,昭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楊志坤、楊云彪等一行,深入魯甸縣水磨鎮苗寨—水磨村溝頭社進行調研。綜合調查水磨村溝頭和寨上屬苗族聚居村寨,故有“苗寨”之稱。調研組深入...
詳細內容3月28日上午,北京市東城區“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邊疆行活動在保山市博物館舉行。活動由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保山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委員會、保山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承辦。活動現場這次活動,是北京市東城區大力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體...
詳細內容為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完整記錄優秀傳統文化,保山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精心組織,首次與美國東西方中心合作,采用4k極清紀實手法,通過視頻影像和照片影像系統,完整地對施甸縣人和鎮東山寺周邊村寨“三溝頭龍會”的歷史由來、傳承體系、祭龍習俗...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