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劍川石寶山歌會再次唱響,以當地白族、彝族、傈僳族群眾為主,歌會縱歌縱情、通宵達旦一直持續到28日,預計將有三四萬人參加。歌會期間,來自田間地頭民間歌唱家們即興唱出的調子,充滿生活智慧與情趣,每首歌既是唯一,也是絕唱。但如今,這些...
詳細內容8月13日,央視CCTV音樂頻道“樂游天下”欄目組到廣南攝制《句町古樂》。《句町古樂》又稱廣南洞經音樂,是一種文人祭祀孔子、祭拜文昌和關圣的儒家禮儀音樂,是云南洞經音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清乾隆年間傳到廣南,至今已有近3...
詳細內容近日,由文化部、國家民委、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旅游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大賽在寧夏銀川市落下帷幕,在歷時3天的比賽中,來自“世界恐龍之鄉”—云南楚雄祿豐的彝族歌手楊建文脫穎而出...
詳細內容為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祿豐縣文化館組成調研組,利用8月15日和17日兩天時間,深入中村鄉嘰啦村委會、仁興鎮大箐村委會,對進入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嘰啦彝族傳統文化保護區、大箐苗族傳統文化保護區兩個項目進行實地調研。調研組認真聽...
詳細內容2006年,“昌寧苗族服飾”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隨著經濟全球化加快,人們觀念的轉變,以及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昌寧苗族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空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古老的傳統文化受到了空前的挑戰;大麻種植困難,千百年優秀的苗族傳...
詳細內容為保護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讓阿細跳月國家級非遺奇葩溢芳吐艷,展示獨具魅力的彌勒民族文化,讓世人了解彌勒、向往彌勒、走進彌勒,8月7日至9日,彌勒縣隆重舉辦中國?彌勒第三屆阿細跳月節。跳月節期間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體系列活動:一是專場文藝演出。...
詳細內容近日,昌寧縣田園鎮深入學習推廣“大村模式”動員大會在龍泉村召開,拉開了創建“大村模式”試點工作的序幕。“大村模式”是保山市騰沖縣中和鄉大村村為加快農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深入貫徹省文化廳提出的“文化樂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農村文化建...
詳細內容7月20日至25日,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主辦,劍川縣委、政府承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劍川木雕高級培訓班在劍川縣開班。培訓邀請了中央美術學院、浙江東陽木雕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廈門大學和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培訓部任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授課...
詳細內容7月23日上午9:00,中國楚雄彝族火把節——四省區彝族“賽歌、賽舞、賽樂、賽裝、賽美”隆重開幕,來自昆明市石林縣、尋甸縣、大理州祥云縣、巍山縣、普洱江城縣、景東縣,楚雄市、大姚縣、元謀縣、姚安縣、南華縣、祿豐縣、雙柏縣、永仁縣的彝族同胞和...
詳細內容為充分展示香格里拉民族歌舞藝術的獨特魅力,應云南省外宣辦邀請,8月19日至30日,迪慶州民族歌舞團拉茸西洛、此吉龍部、阿主三名歌手將參加云南省外宣代表團赴美國舊金山、洛杉機、休斯敦等城市開展文化外宣活動。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