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古稱“絞纈”,是我國一項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術,白族扎染技藝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保護方針指導下,白族扎染工藝日益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為使公眾更加了解和認識白族扎染,“藍白...
詳細內容附件下載: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研培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
詳細內容2018年春天,與云南省石林縣圭山鎮大糯黑村不期而遇。這座年代久遠的石頭小鎮,沒有城市的光鮮亮麗但濃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這種“既粗陋又文藝,既鄉土又國際”的場景,就像是PS里剪切粘貼完成的拼貼畫,但一切又都是真的。糯黑印象一行人從石林西站...
詳細內容2018年5月9至11日,由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澄江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九期巡展“在澄江縣鳳山公園舉辦。第九期全省非遺巡展與“澄江縣第二十九屆‘立夏節’、第四屆儺戲文化節系列活動”同時舉辦,氣氛異常熱烈,吸...
詳細內容2018年5月5日(農歷三月二十)是立夏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許多人一到夏天便會感覺乏力,食欲減退,俗稱“苦夏”立...
詳細內容國家藝術基金是由國家設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原創精品力作、培養藝術創作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云南傳統金屬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是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主辦單位:云南藝術學院。通過實施...
詳細內容無論社會怎么發展,城鄉二元結構都不會變。鄉村是城里人心靈詩意棲息的精神麥田,也是滋養非遺的根脈和土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農業農村領域的具體體現,也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重大機遇。作為從事非遺保護工作多年的人,我也一...
詳細內容4月21日,云南省非遺中心與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合作舉辦的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業務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在浙江大學開班。開班儀式云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濤,全國干部教育培訓浙江大學基地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黨委書記童曉明出席開...
詳細內容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于4月16日-18日在我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浙江景寧舉辦以“構建新時代文化自信,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民族節慶峰會。大理白族自治州作...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