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珍,女,傣族,1940年生,保山市隆陽區藝寬鄉芒龍行政村拉倫社人。12歲開始隨母親學習紡織,織綿等工藝,長大成人后承擔起家人的衣服的織布和縫制。她織的傣家服飾,做工精良,圖案色彩繼承傣家的獨特風格,近年來又有所創新,同時她織的傣族挎包, ...
金積文,男,傣族,1929年生,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鄉石梯村大田心社人。曾上過私塾讀書,也懂得一定的傣文,是當地群眾公認的知書達理通曉歷史,德高望眾的先生,被尊稱為“老齋公”。村中百姓有什么大小事或發生什么大小事,都要請他出主意,幫助解決和辦理 ...
楊銀強,男,漢族,1965年生,保山市昌寧縣長斯鄉長斯村街5隊人,彩扎藝人。當地民間習俗,人死后舉行葬禮時須有紙人紙馬等彩扎陪葬品。楊銀強18歲時向爺爺學習編扎技術,7年后爺爺老死,他開始承頭帶領徒弟等一幫人為舉辦喪事的人家編扎紙人,紙馬, ...
王立魁,男,漢族,1942年生,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鄉云坡村南海寨二社人。擅長手工制傘工藝,是第三代傳人。少年時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認真學習手工藝制傘技藝,二十歲時成為職業手藝人,以制傘為主要生計,自產自銷。他制作的“人面竹傘”工藝同江南一帶大 ...
趙潤芝,女,漢族,1925年生,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鄉云坡村香果林社人。擅長用米粑粑捏塑各種動物、人物,形態逼真,富有民間造型風味,為當地群眾所喜愛。其作品多用作祭祀場所的供品,此是當地的習俗,作品無法留存。近年來也用膠泥捏塑作品,難度大,但可 ...
線波罕亮,男,傣族,1950年生,德宏州盈江縣姐冒鄉頂措村人。他擅長制作象腳鼓,他制作象腳鼓的技藝傳自他的父親,他父親布相后是當地有名的制作象腳鼓藝人,當地傣語稱之為“贊光”意為鼓匠大師。他雖1991年才開始跟其父親學習制作象腳鼓的技藝,但 ...
張壽福,男,漢族,1940年生,德宏州隴川縣戶撒鄉東么中寨人。當地漢族自稱為“大包頭族”。張民制作銀器系祖傳工藝,據說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都是子承父業,代代沿襲,世世相傳至今。戶撒銀器行業有個約定成俗的規矩,別人領先制造的新工藝、新產品, ...
李德永,男,漢族,1941年生,德宏州隴川縣戶撒鄉戶姐寨人。戶撒刀名揚天下,遠銷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緬甸。戶撒刀歷史悠久,據說始于明朝洪武年間。李德永的枝藝主要來自祖傳。但在早年也曾拜當地制刀名師張連培為師,他技藝精湛,所制入具外表美觀 ...
蚌德亮,傣名巖板,男,傣族,1942年生,德宏州梁河縣芒東鄉戶東村人。他父親蚌相保是當地雕刻藝人,他自小便跟父親學繪畫,學泥塑和木雕。七十年代初參加農民畫學習班,他的畫在省州縣展出,部分作品獲一、二等獎,還應省人民出版社的邀請創作年畫《軍民 ...
龔四,又名龔景清,男,傣族,1932年生,德宏州梁河縣遮鎮街人,他父親龔遇春是唱皮影戲的主角,六七十年代還主演過《封神演義》,其母刀云蓮是織傣錦能手,1953年她織的筒帕被送往北京。龔四在父母藝術的熏陶下,從小就學會雕塑,劍川木匠到本地做活 ...
組織機構 主管: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