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宰君,女,傣族,1929年生,普洱市江城縣整董鎮麻亂寨人,擅長編織主要是紡織傣錦。她受當地民俗的影響,從小受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幾十年都在使用木機織傣錦,至今已有近有五十年的歷史了,由于長期的辛勤紡織,她的紡織技藝在當地是比較出眾的,她 ...
魯桂枝,女,彝族,1950年生,普洱市景東縣安定鄉青云村人。擅長刺繡、制作服飾。在十六、七歲時開始學做針線刺繡,主要學做些背巾、挎包、鞋子之類的品種,這些東西是為自己做的。由于她的努力和心靈手巧,幾年后周圍的人就請她幫忙做衣裳和刺繡,并向她 ...
李學章,男,1967年生,普洱市景東縣花山鄉營盤村人,擅長扎紙。他16歲時跟隨爺爺學習紙扎,由于自己能認真學習,幾年后就學會了紙扎的基本技術,就跟爺爺一起替別人扎制各種祭祀用品和喪葬用品,后來爺爺年紀大不能做,他就承擔了全部制作任務。現在人 ...
蔣石妹,女,拉祜族,1943年生,普洱市瀾滄縣東朗鄉勐濱村人,擅長服飾制作。她12歲跟隨母親學習服裝設計、裁剪,對自己民族的服飾有了較早的了解,數十年后,她已較全面了掌握了服裝的設計、裁剪、挑花、刺繡等。她居住的寨子有35戶305人,他們的 ...
咩葉章,女,傣族,1959年生,普洱市瀾滄縣上允鎮,下允辦事處河邊寨人,擅長燒制土陶。她7歲跟隨隨母親學習燒陶,12歲時母親就把燒制土陶的手藝傳授給她,她熱愛制陶藝術,經過數十年,她的燒陶水平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在傣族地區燒陶這種活計都是由婦 ...
巖保,男,布朗族,1965年生,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打洛鎮曼夕村人,擅長民族樂器制作。自幼酷愛手工藝術,并學會彈唱,這是本民族年輕小伙必需學會的,1985年,在沒有師傅指導的情況下,開始學做當地的民族樂器(即四弦二音琴),后來拜訪了當地制琴的老 ...
于鰲,男,白族,1928年生,大理市人,擅長繪畫、彩扎等。他秉承了詩書畫藝,自幼就喜愛民間藝術,成人后常在大理南門街上畫大理石像為生。曾在政府機關宣傳部工作,主要創作油畫,連環畫和框窗設計,后來在美術工藝廠出任刺繡車間主任,設計制作民族戲劇 ...
洪鈺昌,男,1950年生,大理州鶴慶縣新華村人。擅長金銀銅等金屬加工工藝。出生金屬工藝世家,13歲隨父學藝,跟隨父親走遍云南各地及西南各省的少數民族地區,對名民族的飾品飾物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18歲正式帶徒。1983年在老家開作坊制作 ...
包根,男,1963年生,白族,大理州云龍縣漕澗鎮新村人,擅長紙扎。他出生于紙扎世家,在當地享有盛譽,被譽為“扎法世家”和“扎法大師”。他自幼跟父親學習紙扎藝術。出師以后常被縣文化局邀請去做紙扎工藝,在各種大型慶祝活動和文化活動中都有他的作品 ...
趙琦,男,1957年生,白族,大理市挖色鄉康廊世澗村人,擅長木雕和泥塑。他出生于書香門第之家,祖父精通泥塑、木雕、彩扎等工藝,是當地及周圍地區有名的大師傅。他自幼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耳濡目染,憑著濃重的興趣和愛好,有意識的收集了一些民間建筑 ...
組織機構 主管: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