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秀,女,傈僳族,1939年3月出生,72歲,龍陵縣平達鄉黃連河村人,家庭成員有4人,生育一男四女,兒子多年在外打工,經濟來源主要靠務農,養殖,及小女兒供養,是當地傈僳族中最會制作和玩耍“嘟噠噠”技藝的人。胡玉秀自小受奶奶胡大頭的影響和熏 ...
李西美,女,彝族,1951年5月生,寶秀鎮哥白孔村委會小沖自然村人。李西美通過幾十年來對自已本民族歌舞的學習,現在掌握了本地方本地煙盒舞各種唱法與跳法。同時,她在學習的同時組織起了本村約50余人的文藝隊,把自已掌握的知識本領傳授給他(她)們 ...
魯明秀,女,布朗族,1962年3月生,雙江自治縣邦丙鄉邦丙村一組人。魯明秀自幼觀看母親紡織、制衣,在布朗族紡織文化“不會紡織的女人不是好女人,不會紡織的女人找不到好男人”等觀念的影響下,11歲時正式向母親楊小月學藝,經過37年的勤奮努力和刻 ...
沙紹祥,男,佤族(佤名為巖布),1956年5月生,現年54歲,雙江縣沙河鄉允俸村委會東等村人。9歲時開始玩雞棕陀螺,經常和村里的小伙伴打陀螺、比技藝,在長輩的指導下,他的技藝有了較快的進步,后來逐步參加節日里的雞棕陀螺活動。隨著參加活動的增 ...
陶美源,女,1965年生,苗族。陶美源自小師承祖母、母親和當地苗族服飾制作能手,從四五歲能記事起,跟隨祖母、母親在地里選麻種、翻麻塘、種麻、收麻和切嘛、績麻、紡線、繞線、煮洗漂泊、碾麻、牽線裝機、織布、刺繡等,婚后師承婆婆、姑姑等。較為全面 ...
萬小散1979年參加工作,國家一級演員,云南省青年表演藝術家,曾獲云南省戲劇“山茶花獎”,被評選為“云南省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云南省“四個一批”文學藝術人才。擔任云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員,德宏州政協第九屆、第十屆委員 ...
王再恩,男,漢族初中文化。生于1949年12月。現年60歲,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鄉營坡村二組村民,全家共6人,有一兒兩女,一個孫女。在當地制作紙傘享有盛名。全家共有5人會做紙傘。尤其以制作直徑2米的大紙傘和花傘聞名。王再恩在1970年時與 ...
巖溫煙,1956年6月5日出生于勐海縣勐滿鎮城子村。自幼喜歡畫畫和各種傳統裝飾工藝制作,小時候就經常到佛寺看本村佛爺和老藝人繪制佛寺壁畫和制作、繪制賧佛用的“懂”(傣語:即“幡”)和各種宗教佛事活動等民間工藝品,并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所以,他 ...
楊克文,男,白族,51歲,大理古城人。楊克文從小就對民居彩繪有濃厚的興趣,從1994年開始專業從事彩繪行業,從實踐中掌握了白族民居彩繪的一套完整的理論和方法,結合實際進行了許多創新和發展,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帶出了一批能獨立進行彩繪的徒弟。先 ...
楊樹明,1973年7月11日生于“中國翡翠第一城——騰沖”騰越鎮下馬場村。楊樹明是騰沖玉雕界一名優秀的后起之秀,師從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大師呂琨的弟子張新華、曾憲海學習玉雕技藝,創辦自己的玉雕工作室。楊樹明設計制作的作品,手法多為圓雕、浮雕、薄 ...
組織機構 主管: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