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梅罕,女,傣族,1964年生,德宏州潞西市風平鄉弄么村人。她從小生長在傣族農村,常到奘房拜佛,而奘房中的剪紙吊幢,佛幡和剪紙作品就是她的啟蒙老師,她剪刀隨身帶,到田里勞動也不例外,一休息便動手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短短的時間里就掌握了剪 ...
和積寬,男,納西族,1931年生,麗江縣白沙鄉白沙村二社人。生活在麗江的納西族特別喜愛銅器,他們的生活用品多為銅器,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它,因此銅器匠人順應而生,代代不絕,和積寬祖上就是制銅藝人,傳到他已是五代,從少時起到現在,從間不斷絕,特別 ...
扎西,男,藏族,1964年生,迪慶州德欽縣羊拉鄉南格村人。出生于一個民間手工藝世家,從8歲起跟父親和伯父學藝,后又到拉薩,昌都等地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祖傳第十四代傳人。祖傳的金屬冶煉技術和工藝加工制作傳統結合他的民間傳統繪畫的基礎, ...
都付迪,女,傈僳族,1958年生,怒江州福貢縣鹿馬登鄉咓吐咓村阿都迪二社人.自幼喪失父母,1975年初中畢業后回家務農,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受到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她自小就學會本民族的紡織技藝,由于勤苦,聰穎,不幾年就青出于藍勝于藍,在當 ...
車四恒,男,傈僳族,1964年生,怒江州福貢縣鹿馬登鄉鹿馬登村克勝底社人。車四恒叔叔會做琵琶(傈僳語叫“起本”),是他祖父教會的,是祖傳。車四恒從小就跟著叔叔學,7歲就學會彈奏琵琶,10歲會吹笛哩圖(傈僳族傳統樂器),15歲學會制作琵琶,制 ...
羊瑞臣,男,白族,1935年生,怒江州蘭坪縣金頂鎮文興下街人。在他的記憶里,他父親常為村里鄉鄰制作喪葬祭祀供品,當地有此習俗,叫做忠孝結義,豬羊大祭(或豬羊呈祥)和山珍海味等面塑祭奠死者,他父親承做的供品甚多,久而久之,在父親的熏陶下漸漸地 ...
姚正勇,族名阿帕,男,德昂族,1943年生,臨滄市鎮康縣軍弄鄉哈里村人。其父姚沿江曾當過佛爺,會畫畫,在其影響下,姚正勇7歲開始學畫,大約9歲時到奘房當和尚。在奘房里除學習經書外,依舊不忘畫畫,1958年他到緬甸繼續他的僧侶生活,并升為佛爺 ...
畢亞,男,傣族,1943年生,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下壩辦事處允冒村人。8歲進奘房當和尚,20歲還俗,在12歲時對繪畫產生興趣,開始了自畫自娛,無師自學的學畫歷程,經長期堅持,掌握了繪畫的技巧。傣族是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畢亞也不例外,他在奘房中 ...
毛昆良,男,1964年生,昆明市呈貢縣洛羊鄉洛龍辦事處人。祖傳畫圣賢畫,先祖曾師從昆明著名民間老藝人張發貴學畫,畫藝較精,至毛昆良已是第四代了。他從16歲起就認真跟祖父毛自明學畫對賢畫,至今近20年,他畫的對賢畫人物造型比較古樸,在繼承傳承 ...
普加森,男,彝族,1937年生,昆明市晉寧縣夕陽鄉打黑辦事處打黑村人。14歲開始學木匠,從做桌子,橙子到蓋房豎柱,后又學會打鐵,石雕,油漆,紡織等多種手藝,成為一個多才多藝之人。進入30歲后,又對本雕,面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木雕代表作有 ...
組織機構 主管: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