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周,男,1944年生,騰沖縣固東鎮順江劉家寨,其父是騰沖著名的皮影藝術家,自幼便受皮影藝術的薰陶,孩童時期就偷學做皮影靠子,14歲讀完小學開始學習制作,15歲起就跟父親到各地演出,耳聞目睹了父親制作與表演皮影的技巧,為他今后的發展打下堅 ...
和即貴,男,納西族,1925年生,麗江鳴音鄉鳴音村,麗江縣五、六、七屆政協委員。五歲起向本族長輩和英玉、和長命大東巴學習東巴文化,15歲擔任大東巴祭司的助手,18歲始獨立主持東巴祭祀儀式。1983年調入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解讀和傳授東巴文化 ...
譚繼成,男,1943年生,永勝縣金官鎮中街村。永勝縣一、二、三、四、五屆政協委員。他初中畢業后隨祖父學習銀器制作,對銀器制作做了深入的研究,特別是琺瑯銀器制作,能掌握制作琺瑯工藝的只有他一人。他制作的“九龍火鍋”曾在首屆昆交會上展出,受到好 ...
和志本,納西族,1928年出生,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三壩鄉白地村古都自然村人。納西族手工造紙藝人。和志本12歲在舅舅柯恒的指點下學習東巴經書、造紙和繪制神畫、神路圖及木牌畫,是家傳東巴第六代傳人。1983年受邀參加麗江東巴文化座談會后, ...
孫諾七林,男,藏族,1948年生,迪慶州香格里拉縣尼西鄉湯村湯堆下社人。他12歲時就隨爺爺學習制陶燒陶,很快他就繼承了爺爺的衣缽。70年代初,他的作品就參加廣州博物館舉辦的陶瓷藝術展。他在傳統的基礎上嘗試一些新的手法,開發新的品種,從原先較 ...
高懷汝,男,1923年生,昆明市呈貢縣大漁鄉白馬路村人,圣賢畫傳承人。圣賢畫是將觀音,關公、佛、道、儒各路神仙圣人畫于一圖,掛于家中中堂,以保家庭平安清潔,掛之前須“開光”,否則不靈,呈貢一帶民俗使用。高汝懷由于對民間美術喜愛,對村中的圣賢 ...
郭樹漠,男,1925年生,呈貢縣龍街鄉烏龍辦事處人。甲馬紙是一種民間用來驅邪避災求神佑福的紙符,大小在20cm×30cm左右,印有各神靈,有的又叫紙火,云南很多地方流傳,呈貢城鄉也大量使用。郭樹漠年青時喜愛刻甲馬,自學雕刻甲馬板技術,在不斷 ...
萬樹青,男,1930年生,呈貢縣龍城鎮龍街辦事處新草房村人。原籍玉溪瓦窯村,年青時當兵,后跟隨父親學習制陶,40多年一直以燒制陶器為生,在呈貢燒陶業中他是最早燒制瓦貓者,他制作的瓦貓造型獨特,除當地民眾使用外,深受許多文人學士,藝術家們的喜 ...
張月仙,女,1926年生于曲靖鄉村的一個教師之家,現住昆明市盤龍區北塔新村25號附43號。幼時受父親的影響,喜歡繪畫剪花樣,未滿十歲,父母就相繼去世,年幼的她就領著妹妹,學做針線學剪花樣以換取微薄的收入以補家用。正是苦寒的生活環境,逼出她姐 ...
張月娥,女,漢族,1928年生于曲靖市的一個鄉村教師家庭,現住昆明海埂訓練基地。幼時受家庭影響,喜歡剪紙,八歲時父母不幸去世,到13歲時就與姐姐張月仙一起以剪紙謀生,迫于生計,她剪畫不輟,手法技藝日趨熟練。新中國成立后到省委做服務工作,后調 ...
組織機構 主管: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