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永,男,漢族,1973年10月生,昆明市宜良縣匡遠鎮回輝村人,雕刻藝人。1989年,高志永進入云南藝術學院進修美術,為后來從事雕刻打下了一定基礎。1995年他又到四川美術學院進修雕塑,其間多次到貴州石頭寨學習儺戲面具制作。1996年學成 ...
申紹禮,男,彝族,1926年2月生,昆明市晉寧縣二街鄉響水村人,木雕藝人。申紹禮13歲時隨父學習木雕技藝,后又拜浙江寧波木雕藝人馬惠元為師。解放前他以木雕謀生,足跡遍及全省各地,為有錢人家雕刻各種家具、擺設、屏風、門窗、雕花等,也為劇團制作 ...
袁萬里,男,漢族,1945年生,昆明市晉寧縣晉城鎮天城門村人,烏銅走銀工藝藝人。烏銅走銀是一項由金、銀、銅等相結合打制的變色合金技術。其主要原料為以紅銅為主,配以極少量的黃金及白銀。其工藝主要是在成型的合金上鐫刻詩詞、山水或花鳥圖案,鍍上銀 ...
楊漢芬,女,彝族,1953年4月生,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九龍鄉教務營村樹得卡自然村人,刺繡藝人。1964年,11歲的楊漢芬跟隨本村藝人張國英學習針線活,她心靈手巧、刻苦認真,師傅稍一點撥,她就心領神會,進步尤快。幾年時間,楊漢芬從師傅那 ...
畢躍英,女,彝族,1954年12月生,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北大村鄉大挖村人,現住石林縣文化館,挑花刺繡藝人。石林是彝族文化富集的地區,北大村鄉彝族撒尼人的挑花刺繡更是遠近聞名。畢躍英從小拜師于本村的藝人畢張氏,又擔任大隊團支部書記,有一定文 ...
李廣周,男,漢族,1948年8月生,曲靖市宣威市龍場鎮五里村委會小營上村人,銅器藝人。“貓耳斗”為宣威人稱呼當地一種吸草煙的煙鍋,采用白銅制作,又在上面鑲嵌細紅銅絲組成的圖案,產品精致華麗,類似我國古代的“金銀錯”工藝。在宣威一帶,至今還流 ...
華品,男,漢族,1946年10月生,曲靖市宣威市人,根雕藝人。華品因一次偶然的機會,與根雕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1988年8月他到鄉下親戚家中做客,突然發現主人家的柴堆上有一根木頭酷像一匹奔馳的駿馬。他把木頭帶回家中,購置了工具拜師于福州人屠 ...
楊婼,女,彝族,1930年生,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澧江鎮土鍋寨人,陶器藝人。楊婼從十五六歲時,就跟著母親學習彝族陶器制作工藝,逐漸掌握了眾多品種陶器制作技藝,熟悉全部陶器制作工序。在當地,制作土鍋等陶器是婦女的專長,傳女不傳男,一代一 ...
公孫馨,男,漢族,1949年10月生,玉溪市通海縣四街鎮七街村一組人,高臺制作(紙扎)藝人。“高臺”據傳來源于江南,在通海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公孫馨自青少年時期就愛好文藝,曾跟本村老藝人學唱滇戲、花燈(主要學習文武場),還學習器樂,并創作 ...
張世海,男,漢族,1938年生,保山市騰沖縣曲石鄉干乍村張家社人,彩扎藝人。受家庭和老一輩人的影響,張世海從小就開始接觸魚燈,1961年和本寨子的年輕人第一次開始玩魚燈后,逐步成為頂梁之柱。他對編扎魚燈、彩畫魚燈、表演魚燈的過程,通過活動和 ...
組織機構 主管: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