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將非遺保護傳承有機融入到鄉村振興國家重大戰略之中,進一步激勵非遺傳承人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近日,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分別在紅河州建水縣和大理州鶴慶縣舉辦...
詳細內容為進一步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科學合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傳承能力和綜合素質,由陸良縣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縣文化館、縣非遺保護協會共同承辦的“陸良縣2022年非遺協會年會、縣級傳承人年終考核暨培訓”于12月16...
詳細內容2015年以來,富寧縣文化館(富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充分挖掘當地壯族民歌教材資源,編輯教材,全面開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坡芽情歌保護傳承培訓和非遺進校園推廣活動。進校園推廣活動富寧縣文化館(縣非遺保護中心)長期深入村寨收集壯族民歌,...
詳細內容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和旅游的“牽手”備受矚目?!胺沁z+旅游”既呈現了非遺的文化價值,也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更多活力。近一段時間,記者圍繞今年我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題“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采訪了云南的“非遺+...
詳細內容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進一步落實《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切實加強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牡帕密帕》的傳承與保護工作。瀾滄縣文旅局和文化館2019年7月17日至19日,在縣城舉辦瀾...
詳細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指數”(Indexof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簡稱“ISI指數”),是浙江省根據某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情況,利用無量綱化處理、采用...
詳細內容2011年3月,大理州被文化部公布列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17年5月,《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經文化部批準實施。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工作,認真學習和領會十九大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
詳細內容8月31日至9月4日,由騰沖市文廣局主辦,騰沖市文化館承辦的騰沖皮影戲制作與表演第三期培訓班在騰沖市文化館舉辦,來自騰沖固東鎮順利社區劉家寨、江東社區,騰越鎮油燈莊社區,界頭鎮橋頭社區,荷花鎮明朗社區太平村,滇灘鎮臘辛社區李家寨,中和鎮,中...
詳細內容貴州省龍里縣平坡村的苗家婦女在農閑時學習平坡苗族農民畫,如今,30人左右的平坡農民畫創作隊伍每年可創作3000多幅作品,銷售額突破50萬元。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扶貧不僅要扶物質,也要扶精神、扶文化,公共文化在扶貧方面責任重大。實施文化扶...
詳細內容摘要:本文在辨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概念的基礎上,依托作者多年實際工作積累的經驗,系統梳理、描述了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命名歷程的關鍵時間節點和法規政策依據。1999年和2002年,云南省命名了第一、二批民族民間藝人。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