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爭春春風盈大地,群龍獻瑞瑞氣滿神州。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八,數萬賓客都要聚集云南祥云禾甸鎮大營七宣村,歡慶一年一度盛大的彝族“啞巴節”,欣賞精采而神秘的民間習俗,感受沸騰而熱情的民族歌舞,品味豐富而獨特的民族文化大餐,共同歡度新春佳節。祥云...
詳細內容云南是世界茶樹發源地,全國乃至全世界各種各樣茶葉的根源大多在云南的普洱茶產區。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云南種茶先民濮人就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元朝時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來寫成漢字,...
詳細內容彌渡地處大理白族自治州東南部,是紅河的發源之地,最高海拔九頂山3117.9米,最低海拔牛街彝鄉境內的禮社江1223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常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2攝氏度,年降雨量824.4毫米,“天氣渾如三月里...
詳細內容一、“棒棒燈”流傳的基本情況壯族歌舞“棒棒燈”流傳于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者臘鄉垮溪村民委批灑自然村,本村共有224戶,997人,全村都是壯族,屬儂支系。批灑村位居縣境南部,屬六詔山脈一帶,東與本鄉的干壩子、龍路、上批席、下批席接壤,南以那朵、...
詳細內容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社會變遷日益加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與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群體性智力成果的技能傳承與文化表達,體現了歷代傳承人的智慧和創造力。在總體上符合知識產權制度對其保護客體的精神性、創造性的要求。知識產權...
詳細內容楚雄州岔河彝族傳統文化保護區,系南華縣龍川鎮岔河村委會所在地,是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每年七月,這里桃梨飄香,山野蒼翠,小橋流水,風光旖旎。聞名遐邇的鎮南月琴和她的代表性制作人李樹明,就出自這個具有濃郁...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