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曲是流傳于大理白族地區的一種說唱曲藝種類,專門用“白語漢字”演唱整本長篇故事。曲本多取材于漢族、白族歷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敘述歷史上著名人物的傳說故事,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人民的真實生存狀況和思想情感。大理地區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農閑空暇 ...
詳細內容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白族吹吹腔歷史古老。吹吹腔代表人物很多,迄今為止有上百位藝術精英聞名省內外。目前全縣有4個地區為吹吹腔的主要流行區域,有專業和業余劇團9個,曾多次參加全省文藝匯演,深受歡迎。歷史上當地有13座戲臺,現保存完好的仍有1座。 ...
詳細內容彝族敘事長詩《阿詩瑪》流傳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栋⒃姮敗返脑瓌撚萌瞿嵋驼Z演唱,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用撒尼彝語演唱的《阿詩瑪》在撒尼彝區十分盛行,漢文翻譯整理本和其他藝術形式演繹的《阿詩瑪》問世后,在國內外產生良好影響,但用撒尼語演唱 ...
詳細內容《牡帕密帕》流傳于思茅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拉祜族“波闊嘎闊”(一種民間演唱敘事古歌的形式)演唱的一部長篇創世史詩?!赌蹬撩芘痢沸纬捎诶镒迓L的古代社會,拉祜族在長期游獵采集和遷徙過程中,產生了萬物有靈信仰,出現了包括厄薩產生、造天地、造 ...
詳細內容阿昌族史詩《遮帕麻和遮咪麻》主要流傳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阿昌族群眾中,以唱詩和口頭白話兩種主要形式流傳至今。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是阿昌族心目中的神話人物,不僅是人類的始祖、開天辟地的大神、補天治水的巨匠、殺妖降魔和保護眾生的英雄, ...
詳細內容哈尼族多聲部音樂“栽秧山歌”流傳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以普春村為中心的數個哈尼族村落?!霸匝砩礁琛惫嵴Z為“吾處阿茨”,是哈尼族傳統山歌“阿哧”的一個代表作品。栽秧山歌內容豐富,包括歌頌勞動、贊美愛情、謳歌山野田園美景等類別,大都與生 ...
詳細內容